央广网梅州11月24日消息(记者张顺鹏)11月24日,“媒体+”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网络强村”主题调研行在兴宁市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活动由梅州市委网信办指导,兴宁市委宣传部、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央广网广东频道承办,邀请10余位美食与文旅领域网络达人参与,旨在全面展现兴宁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升级。

“媒体+”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网络强村”主题调研行活动启动(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启动仪式现场,兴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丽思向记者代表与网络达人代表授旗。据悉,本次调研行为期两天,以“媒体+”“网络强村”“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脉络,行程紧扣兴宁多元特色农业布局,形成“政策解读—产业探访—全链观察”的完整动线。调研团不仅将前往兴宁鸽养殖基地、兴宁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龙头企业金绿公司、宝宁公司,实地探访兴宁鸽从智慧养殖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数字化实践,还将走进冠诚公司,了解兴宁柚果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运营模式;前往兴宁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富硒丝苗米的育种技术、全链加工体系,全方位挖掘兴宁“鸽、柚、米”三大特色农业的发展密码。
今年7月,广东省委农办、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媒体+”赋能乡村振兴政策文件——《“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通过媒体资源整合、品牌塑造破解农产品产销壁垒;与此同时,省委网信办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出台《“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提出“网络名人进村联建”“本土主播孵化”等重点任务,两大政策形成“媒体赋能+网络兴村”协同矩阵,为特色农产品走向大市场提供清晰路径。此次活动的举办,正是“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的落地实践。
作为广东最大的肉鸽集散地,兴宁具备深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当地肉鸽年出栏量达5800万羽,总产值突破29亿元,占全国产量的7%。其中,宝宁农牧智慧养殖基地实现“一键控温、数据溯源”,金绿公司“陈小鸽”预制菜线上年销售额超3亿元。但当前产业仍面临“优质产品与品牌认知不匹配”的困境,亟需借助媒体力量将数字化成果转化为区域品牌优势。

参加调研行的网络达人合影(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此次调研行是兴宁依托媒体资源打通“产业亮点—内容传播—市场转化”链路的关键举措,也是探索“网络强村”建设中“媒体深度参与、全程赋能”模式的重要尝试。通过实地探访、话题传播等形式,不仅能让兴宁鸽产业的数字化成果被更多人知晓,推动“兴宁鸽”从“地方特产”向“全国知名品牌”跨越,更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网络强村”与“媒体赋能”的双向价值落地。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