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9月28日消息(记者郑少纯)“梅江水绕龙屋,鸽群绕圈起舞”“展翅翼飞过了万家厨房”……这是由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突击队——“VR振翅·数字兴鸽”先锋队打造的原创MV《兴宁鸽》中的歌词。“VR振翅·数字兴鸽”先锋队在制作该MV时运用了4K超高清影像、无人机航拍与虚拟现实(VR)技术,描绘了兴宁市肉鸽产业现代化蝶变的“数字名片”。

《兴宁鸽》融合了民谣风和现代电子元素,旋律优美且富有活力。其歌词独具匠心,将客家围龙屋这一传统意象与自动化养殖的“智慧产线”结合,展现了兴宁鸽产业从传统养殖迈向科技化发展、从乡村飞向大湾区的历程。这首歌曲不仅是对兴宁鸽产业的深情赞歌,而且还是新时代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

MV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科技与生态的融合、虚拟与现实的共生。古朴的客家围龙屋与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生态养殖基地同框,展现了传承与创新的和谐共生。

从幼鸽破壳的生命瞬间,到恒温控制的孵化室、精准投料的智能化生产线,再到窗明几净的现代化加工车间……MV揭示了“舌尖安全”背后硬核的科技支撑。

视频中还巧妙植入了团队打造的“兴宁市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云展厅”VR场景,让人们跟随镜头“走进”虚拟展馆,突破时空限制,沉浸式感受兴宁鸽产业的全貌。

《兴宁鸽》MV将产业升级的复杂历程转化为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视听作品,探索出了“科技+文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绘出一幅“数字赋能,鸽翔万里”的乡村振兴画卷。据了解,该团队的成果不仅限于此,还包括VR云端展馆、4K微纪录片以及原创IP“兴兴鸽”系列文创产品等,构建了农产品“技术可视化、体验沉浸化、文化年轻化”的立体传播矩阵,展现出了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突击队的创新创造能力。

今年夏天,35所高校与兴宁各级团组织成功结对。150支突击队、2100余名大学生循着“百千万工程”的实践脉络,深入基层一线,聚焦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公共服务、暑期防溺水等领域,用专业知识对接乡村需求。

编辑:张顺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