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中山9月28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徐钡儿)9月28日上午,广东省新闻办举办中山市香山古城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开放新闻发布会。央广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作为中山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香山古城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于9月28日晚正式重新开放。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该步行街及中山全市将推出丰富文旅活动与惠民措施,为市民游客带来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游玩体验。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以“十六字方针”推进保护活化 百年侨街焕发新颜

发布会上,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作德介绍,孙文西路步行街位于香山古城西端,全长500多米,两侧南洋风格骑楼林立,保留有思豪大酒店旧址、汇丰公司旧址、先施公司旧址、永安公司旧址等历史建筑,历史脉络清晰——宋末元初发展为“石岐街”,明清时期称迎恩街,清代演变为岐阳里、怀德里等街巷,民国时期兴建骑楼形成现有风貌。1929年中山被确立为“模范县”后,这里成为传统老字号与新式商业聚集地,被誉为“中山第一路”。

保护活化后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此次对孙文西路步行街进行保护活化,主要是为解决其建成时间久远带来的系列问题。”周作德表示,步行街此前面临现状建筑质量较差、消防设施缺失、市政设施不完善、管线老化、电力不足、骑楼街传统风貌“褪色”、重要地标建筑保护缺失等问题,部分地标建筑内部空间经多次改造后较为复杂,缺乏系统修复,经多轮简单整饬,新旧建筑过度修饰,历史信息丢失严重,文化底蕴未能充分体现。

针对这些问题,中山以“绣花”功夫推进保护活化,遵循“抢救保护,活化利用,修旧如旧,修旧如初”十六字方针,推动百年老街焕发新时代光彩,助力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具体而言,中山针对步行街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建筑为危房问题,加固修缮公有物业与历史、文物建筑,完善消防、排污等设施,更新市政管线约1400米,腾出商业空间约4400平方米;重构街巷,将烟墩山脚闲置空间改造成香山剧场,同步打造庆隆里、文书巷、大庙下、仁里街等人气新地标,让剧场成为兼具文化底蕴与城市活力的“香山会客厅”;为200余栋建筑建立“一栋一策”档案,用现代技术还原历史肌理,修复鎏金木雕、木质房梁、山花灰塑等珍贵元素,完成约2万平方米街巷提升与7.5万平方米建筑修缮;遵循原始工艺与历史依据,征集对比档案馆及市民提供的老照片,挖掘历史遗存,修复骑廊花纹、山花灰塑等民国时期工艺细节,再现思豪大酒店旧址门廊、“石岐旅店”招牌等历史印记,还原建筑原有风貌。

三大特色凸显独特魅力 打造大湾区人气地标

中山市石岐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成彬在发布会上介绍,孙文西路步行街于国庆期间焕新开放,相比其他步行街,其特色亮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让市民游客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深度感受香山文化魅力。

孙文西路步行街(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其一,生动再现百年侨街。市民游客可打卡南洋风情骑楼建筑群,近距离接触香山剧场、中山百货,以及灯影花、山花灰塑等传统工艺,感受老街历史温度。目前,步行街骑楼两侧已安装照明装置,针对香山剧场等9处关键节点精心设计灯光照明和全息投影,国庆等节假日夜间多个时段将开启表演模式,通过灯光与音乐的动态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彩虹骑楼沉浸式光影秀,营造“一步一景”的精致氛围与层次丰富的光影效果。

其二,消费场景丰富多元。步行街精心打造了集文化展示、大师工作坊、传统中山茶肆、东南亚风情文化、高端旅游民宿、中山特色商品于一体的特色人气新业态。一方面精选7栋大体量物业,复刻修复孙奇珍茶楼、金城饭店、思豪大酒店等历史知名品牌,再现街区昔日繁华;另一方面引入咀香园、美怡乐、崖口煲仔饭、石岐乳鸽等本土老字号,荟萃香山刺绣、骨木镶嵌、小榄陶塑、大涌红木、马乐山手模等省市非遗与工艺精品,打造融合中山特色美食与非遗文化的精品化、名片式街区。同时,在中山百货大楼设立中山名优工业产品展销中心,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

其三,“文化味”与“烟火气”交织。走出孙文西路步行街,周边同样有诸多游玩亮点:漫步周边可探访从善坊、西山寺等历史文化街区,感受文化底蕴;前往岐江河畔,可观看龙舟竞渡,欣赏江景灯光,邂逅美食集聚的烟火气;还能前往奇遇时光乐园、恒远海立方环游城享受欢乐时光,到山姆、盒马以及万象汇、大信等商圈体验购物乐趣。“我们将持续提供高品质文旅服务,努力把孙文西路步行街打造成为本地人喜欢、外地人向往,可与广州北京路、潮州牌坊街比肩的大湾区最具人气之地。”徐成彬说。

双节推出“五个一”活动 全市开设180余项文旅活动

“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开放,为中山新增了文化地标和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黄健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中山以“香山文脉·百年焕新”为主题,精心策划“五个一”系列文旅活动和旅游赏玩节目,激活节假日中山文旅市场氛围。

步行街游客中心(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五个一”包括,一场传统文化精彩演出:假日期间,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坊云龙、醉龙舞、罗梁醒狮将在步行街轮番上演,还有国庆龙舟巡游;深中同城龙舟邀请赛将在岐江激战,展现湾区融合发展生动场景;一场全民狂欢音乐盛会:举办“金色大地音乐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流行音乐周,推出红歌、港乐、民乐等专场音乐演出,点燃青年人热情;一场穿越历史国风体验:香山剧场将上演话剧《中山先生》,步行街举行“时光映画”民国风情旅拍秀,岐江公园举办“醉龙舞月·情满中秋”古风游园,打造“国风潮玩”盛宴,让百年文脉碰撞青春活力;一场熙熙攘攘人间烟火:兴中广场美食广场与对岸西堤路港澳美食夜市联动,演绎湾区市井生活;步行街“拾味香山·记忆盲盒”美食游复刻童年美食体验;“香山古埠”岐江夜市连续举办8天,期间穿插灯光秀、乐队Live秀、街舞快闪等潮流元素,为青年群体提供一站式潮玩体验;一场异域风情文化盛宴:兴中广场举办“葡艺华章”文化周,多个葡语国家节目现场演出;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举办葡语国家艺术展,让市民游客在家门口感受异国风情。

黄健敏介绍,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中山聚焦香山古城、中山影视城、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三大“城”,打造“3+N”系列文旅活动,即三大核心片区主题活动与N个镇街中小型文旅活动,打造文旅网红IP和市场消费爆点。

以香山古城为核心的“岐江焕彩”一河两岸文旅带系列活动,除孙文西路步行街“五个一”活动外,河对岸西区街道西堤路段将举办“岐江奇妙夜”啤酒音乐汽车嘉年华,推出港澳美食夜市、时尚车展和起伏音乐秀场等项目;以大涌红博城为核心的“香山古韵·文化大涌”农文旅系列活动,将推出情景剧演出、古风穿越巡游、“隆都之夜”古风夜市、魔术剧场以及武术展演、无人机表演等;中山影视城将举办“光影绘盛世·影城贺华章”中秋国庆主题文旅活动,连续8天举行“盛世华诞·粤夜光影”灯光秀,开展非遗醒狮及彩带龙表演,组织“盛唐游乐会”古风沉浸式体验,打造集观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国潮盛宴。

全市各镇街也策划了180多项文旅主题活动,涵盖文旅促消费、非遗展演、文艺演出、民风民俗等领域,全面展现中山历史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

“票根经济”激活文旅消费 双节期间推出惠民措施

为营造“近悦远来”的旅游环境,黄健敏介绍,国庆第一天中山将启动“潮音中山·乐享金秋”全域文旅消费促进计划,通过“票根经济”形式,用音乐活动凭证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各类优惠,让湾区游客畅玩更划算、市民出行更实惠。

10月至11月期间,中山将举办“中山潮音嘉年华”系列专场音乐会,以“政府搭台、商户联动、游客受益”模式,串联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景区等行业商户,组建中山票根活动消费商户联盟。专场音乐会开场前,市民游客在联盟商户消费满一定额度(含深中通道过桥费、抵达中山动车票),凭商户认可的消费凭证,可通过指定小程序生成专场音乐会入场电子票根;音乐会后,10-11月活动期间,持票根可享受联盟商户设定的折扣优惠。

“我们希望以专场音乐会为纽带,联动文旅各行业协同合作,为市民游客打造多样化消费体验,实现‘流量—留量—增量’转化,达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黄健敏说,全市首场“中山潮音嘉年华”音乐会定于10月1日晚在西区利高广场开场,以“龙醉西区‘嗨’啤十一专场”为主题,与啤酒音乐汽车嘉年华活动串联,打造“星见面会+乐队Live”联动狂欢场景,同时结合当地资源特色,配套主题美食集市、网红打卡造景、光影艺术装置、时尚车展、古风游园等活动,提升文化沉浸感与游客参与度。后续将根据各镇街文旅专题活动情况,适当延长文旅消费红利释放时间窗口,进一步提升文旅市场整体消费热度。

编辑:郑少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