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阳江9月24日消息(记者张顺鹏 见习记者徐钡儿)9月24日17时00分前后,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阳江海陵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台风登陆期间,在海陵岛“追风”的央广网记者,目睹了台风登陆时的现场画面,在听到狂风呼啸的同时,也看到暴雨形成密集的雨幕,能见度显著降低。

“桦加沙”登陆时的海陵岛上,狂风伴随暴雨形成密集雨幕(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台风登陆时,海陵岛附近海域波涛汹涌,持续掀起数米高的巨浪,猛烈拍打海岸线,浪花飞溅。记者在海边感受到,疾风卷起的雨滴以近乎水平的角度抽打而来。

“桦加沙”登陆时的海陵岛附近海域巨浪翻滚(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受台风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沿海道路。台风过境时,强风裹挟着海滩沿岸的大量沙石冲向路面,与狂风扫落的树枝、树叶以及少量被吹落的广告牌碎片等杂物混合,堆积在路面上。这些混合物浸泡在雨水中,形成了大面积的淤积带。

“桦加沙”登陆后的海陵岛沿海道路(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而在23日台风登陆前,记者在同一拍摄点看到,沿海道路平整宽敞,路两旁的树木整齐茂盛,与台风过境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桦加沙”登陆前的海陵岛沿海道路(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在台风过境后,海陵岛沿海道路两旁可见不少树木倒伏,部分树木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一些民宅和简易建筑的屋顶瓦片被掀起或受损,部分广告牌被吹落,金属框架发生变形。

“桦加沙”登陆后的海陵岛上,不少树木倒伏,部分广告牌被吹落(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面对台风威胁,当地商铺和居民采取了积极防护措施。沿途许多商铺的门窗玻璃用胶带贴上了“米”字形加固,门口堆砌着约60厘米高的防汛沙袋墙,部分临街商铺还在门上加装了木质挡板,有效阻挡了雨水和沙石涌进,保护了室内财产。记者走访的数家采取此类措施的商铺,内部未出现明显受损情况。

“我们在今天早上就完成了加固,台风来时虽然听到玻璃被风吹得‘哐哐’响,但没有出现破损,店内货物也没受潮。”一家沿海商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24日晚间记者发稿时,海陵岛上风雨仍在持续,风力及雨势较台风登陆时已有所减弱。预计,“桦加沙”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据“广东天气”最新发布消息,“桦加沙”在登陆前后的强度有比较明显的减弱,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桦加沙”是一个体型庞大的台风,维持“超强”的时间超过了3天,意味着它需要非常充足大量的能量来维持这个强度,但是从24日早晨开始,它在广东近岸移动超过10小时,陆地的摩擦作用会消耗台风的能量;

二是海洋是台风的主要热源,而大陆架海水深度相对浅,热量供应减少;

三是北方南下的干冷空气入侵,切断了西南季风输送给台风的水汽,所以在登陆前后,“桦加沙”强度明显减弱。

编辑:郑少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