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佛山8月18日消息(记者罗世伟)“墨脱需要医生,更需要愿意留下来的医生。”周丹在日记里写道。这里的雪山记得,曾有一对佛山夫妻,用手术刀划破病痛的阴霾;这里的林海记得,他们背着药箱走过的山路,每一步都藏着对生命的敬畏;这里的群众记得,白大褂下的温暖,比雅鲁藏布江的阳光更动人。
2025年3月28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医生周丹与佛山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周博鑫,带着岭南的温润与医者的热忱,踏上了这片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近五个月来,他们的白大褂在雪域高原上扬起,成为最动人的风景。
雪域高原上的“医”路同行(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墨脱:用虔诚才能抵达的土地
“进墨脱的路,是用敬畏铺就的。”周丹的日记本里,第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
墨脱县藏在西藏林芝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三面被雪山环抱,从南迦巴瓦峰到巴昔卡,7000多米的垂直落差里,藏着中国最复杂的地质密码。扎墨公路是这里与外界相连的唯一血脉,这条修了52年才通车的路,至今仍藏着无数“暗礁”——狭窄的路面一侧是刀削般的悬崖,一侧是咆哮的江水,400多处滑坡、泥石流隐患点像定时炸弹,“双进单出”的交通管制背后,是“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无常。
周丹和周博鑫记得初抵墨脱的那个清晨。越野车在泥泞里颠簸了12小时,车窗上溅满泥浆,车轮几次打滑时,同行的本地司机紧紧攥着方向盘说:“墨脱的路,认人。心不诚的,进不来。”看着绵延看不到头的山路,周博鑫轻轻碰了碰丈夫的手臂:“这里的人,该多需要医生啊。”
正是这份“需要”,成了他们留下的理由。在这里,周丹挂职墨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周博鑫担任妇产科主任。
以生命托举生命:在悬崖边播撒希望
墨脱的雨季来得早,2025年4月13日的傍晚,暴雨像鼓点般砸在医院的铁皮屋顶上。加热萨乡的一位孕妇被老乡用担架抬进医院时,裤脚还在滴着泥水——孕34周,臀位,已破水,胎心微弱。
“必须立刻剖宫产!”刚结束一天义诊的周博鑫冲进诊室时,裤脚还沾着山路的泥点,一同来到产房的还有她的丈夫——周丹。周博鑫副主任医师一边评估产妇和胎儿的状况,一边安排本地医生做着手术前准备;周丹主任医师一边组织护士准备手术器械,一边联系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的援藏专家:“血库备血不足,我们得做好最坏的准备。”手术室的灯亮起来时,窗外的雷声正响,周博鑫握着手术刀的手稳得像山——她知道,这里没有退路,到市区8个小时的山路,再转院就是等死。
两个小时后,一声微弱却响亮的啼哭划破雨幕。2.15公斤的早产男婴被抱出来时,周博鑫的手术衣已被汗水浸透。产房门口,产妇的丈夫,一位皮肤黝黑的门巴族汉子,对着他们献上洁白深深鞠躬:“恩济,巴扎那(医生,感谢您)!”
这样的生死时刻,在五个月里不断上演。周丹还记得那位四川籍女子,发现乳腺结节后在县城徘徊了三天。
“墨脱能做这样的手术吗?”女子红着眼问。周丹拉着她的手走进诊室,拿出自己在佛山的手术视频:“你看,我做过几百台,这里的条件虽然简单,但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手术那天,周丹特意让当地医生全程观摩,从消毒到缝合,每一步都细细讲解。他始终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不仅救治患者,更培养当地医疗人才。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周丹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深知自己的付出值得。
“累吗?”有人问过他们。周博鑫笑着指了指丈夫手机里的照片:那是一个珞巴族孩子,举着画笔画的“医生叔叔阿姨”,背景是歪歪扭扭的太阳。“你看,这就是答案。”
手术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把技术种在墨脱:让“输血”变“造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周丹和周博鑫来墨脱前就定下的目标。他们知道,援藏不是一阵子的奉献,而是要让佛山的医疗技术在墨脱扎根。
为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周丹医生规范了医务科流程,完善了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并组织开展了4次涵盖多学科(内外科、妇产科、儿科、影像等)的讨论,推动医院向多学科协作模式转变。
针对产科医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周博鑫医生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每周小讲课”“病例讨论会”的带教计划。他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传授诊疗规范和手术技巧,使年轻医生能独立完成常见手术,护士也掌握了产科急救技能。
作为带教老师,他们倾囊相授,致力于培养本地医疗人才。并积极投身本地医疗实践,周博鑫参与了《墨脱县妇女健康全周期管理》的制定,周丹则组织了外科重点专科建设。
一批批墨脱年轻医生在他们的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医疗新生力量。“看到当地医生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这是他们常说的话。
让心与心贴得更近:不只是医生,更是家人
在墨脱的日子,周丹和周博鑫学会了很多事:用门巴语说“您好”“别担心”,喝酥油茶时要双手接过,跳藏族的锅庄时脚步要踩准鼓点。
7月,他们参加了县里“爱我墨脱,守我边疆”合唱活动。周丹站在藏族、门巴族同事中间,指挥大家一齐唱着《我和我的祖国》,身边的格桑悄悄对他说:“周院长,你们来了,我们医院像多了坚实的后盾。”
端午节那天,医院食堂做了粽子。四川厨师曾师傅特意给他们留了甜口的:“知道你们南方人爱吃这个。”周丹和周博鑫把粽子分给值班的同事,大家围在一起,用汉语、藏语、门巴语说着“节日快乐”,窗外的雅鲁藏布江,正静静流淌。
如今,他们双双入选“广东省双百计划援藏医疗人才”,但对他们来说,最珍贵的荣誉,是走在县城里时,总有老乡笑着打招呼:“周医生,扎西德勒!”
援藏医疗活动(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现在,墨脱的手术室里,龚医生正在做一台乳腺手术,手法像极了周丹;妇产科的粉色档案袋越来越多,卓玛正给孕妇讲着周博鑫教的保健知识;下乡的队伍里,年轻医生们背着设备,走在周丹和周博鑫走过的路上。
但墨脱还在等。等更多像周丹、周博鑫这样的医生,带着技术与热忱而来。等更多“佛山”这样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等更多心与心的相遇,让“莲花秘境”的健康之花,开得更艳。墨脱在等你,这里的雪山、林海、笑脸,都在等你续写“医”路同行的故事。因为在这里,每一份付出,都能长出希望;每一次坚守,都能照亮远方。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