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持续推出多项公证便民利民惠民新政,加强公证公益服务的鼓励和引导,推进公证服务均衡性与可及性,以此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其中,“最多跑一次”范围由52项增至185项,基本覆盖了全部公证业务领域;公证机构全面推行“周末不打烊”;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创新海外远程视频公证等措施,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公证服务触手可及

据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处负责人介绍,为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公证,北京近年来全力打造“半小时公证服务圈”,并将公证法律服务咨询全部纳入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同时,通过制定《关于推进公证法律服务均衡化的若干措施》《“大手拉小手”工作实施方案》等,积极推进“社区(村)公证服务顾问”试点工作,由试点公证机构选派公证员联络所在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中心城区公证机构支援公证资源相对不足的社区(村)公证法律服务工作。

服务市民的同时,北京市公证行业将“触手可及”的理念践行于涉外法治领域,试点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工作,目前已解答相关咨询4000余件,办理公证业务数百件。

数字赋能减证提速

“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正是北京市司法局推动改革创新的核心目标。”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处负责人说,目前北京市24家公证机构已全面推行公证服务“周末不打烊”,切实解决群众节假日办理公证难的问题。在提速便民方面,各公证机构对学历、学位等部分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办理时间已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公证行业陆续推出核减证明材料清单、有关公证事项“一网通办”、减免特殊群体公证费用、缩短办证时间等为民办实事举措170余项;明确提出,凡是能够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验的证明材料,不让当事人重复提供;在原有92类259项公证事项所需证明材料清单基础上,对41项进行规范表述,核减66项证明材料,以此减轻群众举证负担。

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为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北京市制定出台《公证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若干措施》,指导全市公证机构持续推行中小微企业主体身份告知承诺制、服务“首问负责制”、开辟“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服务标准,促进全市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北京市公证行业积极推动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新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改革创新,国信公证处积极参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建设,方圆公证处与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公证服务协议》,长安公证处与首都版权协会签署“数据资产保护”合作备忘录,全方位做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

在涉外公证领域,北京市充分发挥公证的联通、互信、预防纠纷优势,为数百家贸易、科技、能源等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合作开发、投融资等领域提供公证法律服务,近三年共办理涉外公证事项47万件,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编辑:谭在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