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法律武器。

近日,央广网法治频道推出《法治面对面》特别访谈栏目,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袁治杰,就《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访谈中,袁治杰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问题,给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表示,破除“信息茧房”,《条例》在压实平台公司责任的同时,明确提出要社会共治。

袁治杰介绍,“信息茧房”本身是中立的,本质上是为构建个性化网络空间。但是未成年人心智尚不够成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去甄别每天按照他们的喜好推送的信息,如果陷入了负面的信息茧房,危害极大。对此,《条例》采取诸多措施,压实平台责任,净化网络内容,禁止面向未成年人的商业营销采取自动化决策形式,禁止以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方式推送不良信息,强化技术管控,防治网络沉迷,多管齐下,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空间。

如何真正破除“信息茧房”,袁治杰认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培育是一个体系化的大工程,除了压实平台公司责任,还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调联动。

“《条例》坚持社会共治,确立了与未成年人密切关联的各种机构、组织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工作中的协助义务。”袁治杰说道。

主持人:刘杭

记者:谭在龙

实习记者:张柳

视频:李卓航

编辑:佟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