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凌飞

2023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西站”活动于6月12日至14日在南昌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为“e法治网、同心同行”,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联动开展。

数字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生产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与此同时,作为“双刃剑”的网络技术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因此,加强网络治理,守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此次“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西站”活动的开展,旨在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的普及,进一步凝聚共筑网络安全的共识共为,筑牢网络安全的法治基础。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近年来,我国坚持将全网普法守法作为网络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持续推动全国网络普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形成了全网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在江西,网络普法工作也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从探索、颁布、实施一系列地方网络领域法律法规,到结合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大力开展宪法和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再到利用省内主流新闻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江西始终创新普法工作、提升普法质效,彰显法的力量,努力实现立法有矩、普法有趣、执法有力的有机结合,江西网络法治建设蹄疾步稳,取得实效。

网络普法,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网的一项长期基础性工程。实践表明,要不断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就必须不断丰富普法内容、拓宽普法渠道,让网络普法更接地气,更有人气。以此次江西站活动来看,创新举措颇多、亮点频出。譬如,在活动期间,江西拓展“互联网+普法”新模式,组织开展了包括基层宣讲、流动课堂、知识竞赛、主题日、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网络普法活动,通过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重点,不断推动基层群众增强网络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不仅营造形成了赣鄱大地网络普法的浓厚氛围,也切实打通了普法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网络普法,利国利民,也必须抓实抓细、久久为功方能持续筑牢全社会的网络法治根基。以此次“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西站”活动为契机,更好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懂法用法,不断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就定能让人民群众安享美好的数字生活。

编辑:佟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