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 日前,自然资源部集中公开通报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67个重大典型问题,以发挥警示作用,督促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依法依规管理保护耕地,督促各级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坚决整改纠正违法违规问题。

此次通报的问题具体包括: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问题13个;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以及主导推动违法占地、监督不力问题34个;补充耕地数量不实、弄虚作假12个;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5个;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弄虚作假3个。

主要涉及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组织推动顶风违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天津市蓟州区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对蓟州国际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蓄水池、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监管不力;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部官乡等6乡(镇)郑沟村等8个片区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数量不实等。

  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负责人指出,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关乎14亿人民生存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2022年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了耕地保护督察,在省级层面督察基础上,下沉到267个市、1624个县开展实地核查。督察发现,部分地方耕地保护意识仍不到位,一些市县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及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督察发现一批违法违规问题,此次通报的67个问题就是其中的重大典型。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国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从督察情况来看,依然有地方顶风违法违规。一些市县党委政府及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以及主导推动违法占地、监督不力问题,共有34个,占了此次通报的一半。违法违规冲击耕地红线,若任由其蔓延发展将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依法依规依纪严肃整改查处,做到“既查处事,也查处人”。

  通报要求,各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零容忍”管住新增违法;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依法依规管地用地,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体现“两个维护”。

下一步,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将持续跟踪督促通报问题的整改,对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实、弄虚作假应付的,将按照与纪检监察贯通协调工作机制要求移交移送。

编辑:苗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