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永兴国有林场,67株人工繁育的福建观音座莲幼苗被小心植入腐殖土中。

福建观音座莲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蕨类植物,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分布范围在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的深山沟谷,野生种群数量因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呈急剧减少态势。为扭转这一局面,人工繁育与野外回归成为物种保护的关键举措。

当天回归的人工繁育福建观音座莲种子,是相关团队历经5年技术攻关,成功突破孢子萌发、幼苗驯化等技术难题,培育出适应性强的优质种苗。在移栽过程中,团队严格遵循原生境匹配原则,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成分、湿度条件、郁闭度等生态参数进行精准调控,并同步建立长期监测体系,通过定期跟踪幼苗生长动态,确保回归成效。

据悉,此次福建观音座莲野外回归活动在全国尚属首例。“福建观音座莲的回归将直接助力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其根系具有固氮能力,能改善土壤肥力;宽大的叶片可截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对维护水土平衡具有积极作用。”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三级调研员赖文胜表示,回归后,种群扩大将吸引更多昆虫、鸟类等依赖其生存的物种,形成更完整的生态链。

监制 | 田忠卿 李宇飞

统筹 | 李庆波 林舟 陈庚

记者 | 薛思远

联合制作 |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