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日前,由泉州市文旅局选送的舞蹈类作品《向远方》节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十届群星奖入围终评作品和团队名单”。该节目由晋江市青少年宫、晋江市文化馆共同编排。其是如何创作,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昨日(9月17日),记者进行了解。

缘起

受“晋江经验”启迪编创

一座县城,因砥砺奋进而沧桑巨变,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耀眼篇章。一种经验,因高瞻远瞩而历久弥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路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晋江是闽南文化沃土上开出的一朵改革开放之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晋江经验”的启迪,晋江开始构思、编创舞蹈《向远方》。

晋江市青少年宫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舞蹈自2022年11月起,经过多次反复讨论、推敲、研究打磨,2023年6月底前成型。节目力求展现晋江先民华侨为生存前往东南亚打拼创业的奋斗缩影和传奇故事,既描绘了千万个福建人拼搏不息、奋进不止的群像,也表达了舞者对家乡无限的热爱与想象,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

内容

有限空间表达无限热爱

《向远方》把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晋江人坚韧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热情开朗的豪放性格渗透在每一个石头道具里。石头道具,象征坚毅刚勇,诠释坚定实干;推动、腾挪、汇聚的石头演绎着闽南人不畏艰险、抱团发展、勇往直前的性格特征。作品聚集晋江又不囿于晋江,在散文诗般的身体语言下,让人仿佛触摸到灵动鲜红的质感。

站立于磐石中的男男女女,眼前除了蔚蓝大海,还有闽南独有的出砖入石,以及远方那片阳光灿烂……一块烟灸砖成就一段奋斗故事,一幢番仔楼诉说着华侨的人生传奇,一座五里石桥将舞者的思考浓缩在轻舞重踏里。他们在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热爱与想象,不知不觉中,舞姿蜿蜒出那个立体丰满、可亲可感、拼搏不息、奋进不止的“晋江经验”。

背后

藏着数不清的汗水

一场场精彩的演出注定不是一帆风顺,所有光芒的背后都藏着汗水。排练厅里,微妙的思考、紧绷的足尖、与道具不断摩擦的双手……艺术精品的极致体现在每一个动作中。

晋江市文化馆副馆长戴沉沉说,集训期间,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演员们克服种种困难,从上午8点半开始,一直排练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所有演员每天工作在排练厅,吃饭在排练场,甚至休息也是在排练厅。长时间的排练,对每位演员的体力和恒心都是一种挑战,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很多演员带着病、带着伤坚持舞蹈,力求把每一个细节、动作做到完美。这种吃苦耐劳精神的背后正是蕴藏着深邃磅礴、不断向上向前拼搏的晋江力量。

泉州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向远方》舞蹈节目深度融合闽南地域文化元素,如“出砖入石”建筑、番仔楼、五里石桥等,通过舞蹈语言展现闽南独特的建筑风貌与历史记忆,传递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节目以“晋江经验”为核心,将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人坚韧拼搏、不服输的精神融入舞蹈,通过舞者与道具(如石头)的互动,展现一代又一代晋江人勇往直前、奋进不止的奋斗历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精神感染力。(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李伟才 王景祥 文/图)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