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穹呈辉,青山巍巍、清泉泠泠;这里人文荟萃、文化多样,古老年轻、生机盎然。唯有七弦之德音雅乐,足以宣说三明日月经天、快绿人美之风采意韵,讲述三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幸福故事。

三明人自古与琴有缘,北宋郑文宝(宁化)、南宋朱熹(尤溪)、明代杨表正(永安)更是当时古琴大家。郑文宝弹琴“恐古有之、若今则无”;朱熹不仅著《琴律说》《定律》《紫阳琴铭》,还作有《月坡》《碧涧流泉》《水清吟》琴曲;杨表正则撰有《正文对音捷要》《琴序》等。他们用千年古乐表达对这方山水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而今古琴文化又在三明广泛传承,值此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和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之际,三明琴人联手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琴韵三明”系列“一县一曲”,用指弦相合的方式,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既向世人展现三明灵动的自然风光,更是表达三明人始终如一呵护生态环境、走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自信。今天推出系列之六《山居吟》。

据《神奇秘谱》传谱,

宋代毛敏仲所作。

士深居山林,与世相忘,大山为屏,清流为带,天地为庐,草木为衣,枕流漱石,徜徉其间,弗牵尘网。

(视频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宁化县地处闽赣边界闽江、赣江、韩江“三江”源头,有近1300年建县史。

(视频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自西晋永嘉年间开始,大批中原先民为躲避战乱,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粤赣接合地聚居,并由此逐步形成了客家民系。自此再以石壁作为新的起点向外繁衍,现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孕育了黄慎、伊秉绶等杰出人才,厚积了源远流长的客家文脉。

如今,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已是公认的客家人祖居地,是世界各地客家后裔家族记忆的源头,成为客家人的祭祖祈福圣地、朝圣中心和精神家园。

古琴曲《山居吟》,用恬静苍古的曲调,在寥寥旋律中,诠释了山居者以山为屏、以流为带、以天地为庐、以草木为衣之淡然景象,描绘了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与山水为友、与林木为伴、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赞美山居吟诵者心中永存的山高水远之家国情怀。(来源:三明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