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医生们抢救及时,才捡回了这条命。”回想起生死时速的15分钟,家属和患者依然很激动。
日前,三明市12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徐碧街道一名男子胸闷后突发晕倒。指挥中心就近派出东新五路急救站急救组前往救援,接到指令后的救护车约50秒出发,仅3分钟3秒后便到达现场。医务人员现场判断患者无意识、无自主呼吸和心跳,立即展开抢救,约11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
当地医疗、消防部门联合开展救治行动(刘志雄 摄)
从接到呼救到开展抢救,仅用了3分钟,患者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康复出院,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三明市急救中心的刘主任感慨道。
在分秒必争的急救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三元区“120+119”东新五路急救站是福建省首个“消防+医疗”联动的急救站,是三明医改新的探索。急救站配备了急救医师、护士、救护员、驾驶员各1名及120救护车,确保24小时不间断待命。
东新五路急救站的建设使三元区急救任务完成用时同比缩短了5分钟,其中徐碧片区的平均反应用时更是从11分钟缩短至6分钟。启用以来,东新五路急救站共出诊2725次,在当地消防部门和卫健系统的共同推动下,“呼救即抢救”成为现实。
“建设急救体系,起步最难,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三元区卫健局副局长徐祥辉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探索更多跨部门合作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杨礼荣 胡凌蓝)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