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9月23日消息(记者张子剑)9月23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福建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福建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白皮书(2022-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通报近年来福建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根据通报,近年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配套制定实施《关于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十项措施》等指导性文件,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首创的跨域诉讼、集约送达等特色机制在全国法院推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破产审判等特色经验做法在全国会议上作交流,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等18项特色工作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27项创新举措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全面贯彻平等保护原则,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强化产权司法保护,优质高效处理各类商事纠纷。《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新收一审商事案件774462件、审结745072件,新收强制清算和破产类案件14755件、审结13952件,办案质效持续趋优。审理合同类纠纷71.14万件,依法认定各类交易模式和交易结构创新的合同效力,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审理涉股东权益保护纠纷1.4万余件,结合公司法修订发布加强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白皮书,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法律风险提示和建议。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国际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作用,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1.3万余件,涉及80余个国家或地区。注重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制发司法建议2526份,评选、发布优秀司法建议3批51件,并相应形成发出、反馈、落实、见效的良性工作效能链条。
福建县域经济强、特色鲜明,是稳住全省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聚焦县域产业链发展的司法需求,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推出“主导产业链+司法服务链”双链融通机制,因地制宜围绕“一片叶、一根竹、一张纸、一双鞋、一块玻璃、一组电池”等提供司法服务,助推产业集群发展。与福建省工商联建立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打造“法商联动”协同模式,为企业提供高效解纷服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加速推动“僵尸企业”出清,助力企业重整再生。强制清算和破产类案件年均增幅50.13%,平均审理时间从153天降至57天。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在审判质效上再发力,在制度机制上再完善,在司法服务上再优化,在队伍建设上再升级,以高质效司法审判助力打造‘近悦远来’营商沃土。”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欧岩峰表示。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