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片仔癀国医馆古城中医门诊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福建省名中医黄俊山为群众诊疗。
“以前看个有名的中医专家,挂号难,费用高,医保还不能报销。现在方便多了,扫码就能直接报销结算。”9月6日,在片仔癀国医馆古城中医门诊部,刚看完诊的王女士高兴地说。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漳州市医保局聚焦群众中医药健康多元需求,推出多项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医保新政,助力“名医入漳”工程落地,让群众“看中医、用中药”更方便、更实惠、更优质。
名医诊疗可报销
为了让群众看名中医也能报销,去年8月中旬,漳州市医保局联合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共同印发《关于支持“名医入漳”扩大普通门诊统筹执行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扩大门诊报销范围,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名医”的同时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通知》出台前,我市原有政策规定,参保居民在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或职工在全部公立和民营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就诊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知》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门诊报销范围,在我市引进名医的中医门诊部、综合门诊部试点开通医保普通门诊报销。
同时,《通知》还明确了“名中医”的认定标准、坐诊时长等,有效保障了医疗健康服务质量。自此,群众在指定中医门诊看名医,也可直接使用医保结算,有效提升群众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获得感。
《通知》实施一年来,漳州医保部门已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综合门诊部及片仔癀国医馆的古城中医门诊部、闽南水乡中医门诊部、大唐天街中医门诊部、胜利西中医门诊部、丽园广场中医门诊部等6家门诊部开通居民、职工普通门诊统筹医保结算,累计惠及参保群众约3.7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超630万元。
服务价格更规范
今年来,漳州市医保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将中医外治类、中医针法类、中医类(灸法、拔罐、推拿)等三大类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梳理优化,最终形成93个中医服务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让中医服务价格更加规范合理、更能体现中医技术劳动价值。
例如,针对群众熟悉的针法类项目改变计价方式,将原来部分按“穴位”收费项目改为按“次”收费。这一变化,恰好呼应了中医系统施治“整体辨证、标本兼治”的核心理念——中医针法治疗需辨证选穴、多穴协同调理,按“次”收费打破穴位数量依赖,更贴合系统施治逻辑,能有效避免因过度关注穴位数量而偏离整体施治目标。
“以前按穴位收费,现在按次收费,透明多了,我们心里更有底了。”经常接受针法治疗的陈先生说道。
此外,漳州市医保局在持续深化DIP支付方式改革中,从遴选中医优势病种、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专科建设及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中医馆等方面提供多项DIP政策支持。“我市组织专家充分挖掘中医优势病种22个,并对中医优势病种在与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基础上,给予分值(付费)倾斜。”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放宽一级及以下设立中医馆的医疗机构享受中医加成系数条件,有效激发了基层使用推广中医药服务的热情。”
漳州市医保局始终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从扩大报销范围、规范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到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既为中医药传承发展搭建坚实保障平台,也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实惠的中医药服务,为漳州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持久动能。(漳州融媒记者 邱丹燕 文/图)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