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4月8日消息(记者罗晓英)去年以来,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积极应用AI技术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组织福建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发“闽企安—福建省安全生产AI助手”(以下简称“闽企安”)。

“我们对‘闽企安’进行了关键升级,新增了风险管理码,员工可以扫码巡检以及实现企业内部报告。”近日,“闽企安”研发团队成员向记者介绍,现阶段“闽企安”已进行升级完善,可结合企业行业特点实现自动生成定制化检查清单。

“闽企安”关键升级,开启智慧监管新篇章

2025年1月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精准执法,通过提高执法质效逐步减少现场检查频次,推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执法检查机制。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结合福建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实施安全科技支撑、精准执法与帮扶行动,率先探索并试点“闽企安”,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安全生产监管注入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闽企安”集成了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等安全生产数据库,相当于为执法人员和企业提供了24小时在线的AI安全生产专家,极大地提高了法规标准查询的效率。从最初的辅助执法数字化工具定位,侧重“法规库+标准库”的构建,到基于实践反馈和AI数据不断迭代升级,至创新推出风险隐患管理码模式,“闽企安”展现出了超越传统信息化平台的卓越性能。据统计,日均活跃企业数量达到125家,日均解答安全生产咨询问题331个,整体服务满意度达99.19%。

试点成效显著,“闽企安”助力安全生产监管

自2024年下半年起,“闽企安”在泉州市、南平市、福清市及部分央企、省属国企开展试点应用,截至2024年年底,已有2282家企业、3879位试用人员参与其中。

试点期间,“闽企安”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实用性脱颖而出。它能够动态整合多源数据库并实现实时更新,支持企业上传设备资料构建企业专属AI。研发团队成员介绍,通过AI动态适配,“闽企安”实现了风险识别、合规方案匹配、整改闭环的全流程自动化。“一险一码”物联交互功能让员工能够即时获取操作规范、上报隐患,并实现数据的加密与企业授权共享。

在生产一线,复杂多变的环境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闽企安”以数据为基座,AI为引擎,创新构建风险管理码为场景入口,打通数据、AI与实际应用的壁垒,将精准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服务直送一线,探索实践了福建应急安全生产监管服务“新路径”。例如,泉州南安的一家铝型材制造企业通过在风险点张贴专属风险码,员工日常扫码巡检并及时上报隐患,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闽企安”通过读取设备说明书和产品资料,实现了员工与设备的“对话”,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闽企安”试点工作的成功,“闽企安”研发团队不仅初步完成了福建省安全生产数据库的基础建设和AI平台的研发,还创新集成了风险隐患内部管理码,促进了标准体系的提升,强化了安全科技支撑,有效助力了帮扶行动与精准执法。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使用热情,显著提高了监管服务效能。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闽企安”在工贸领域的应用,并逐步拓展至矿山、危化品等高危行业。2025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闽企安”,依托“一险一码”模式,推动省内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推动AI技术为安全生产监管服务赋能。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