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口铜精矿“一单到底”海铁联运

全省首票业务落地龙岩

11月13日,一批来自坦桑尼亚的80标箱、重达2038吨的进口铜精矿运抵厦门海沧口岸,卸船后由海沧海关完成箱表放射性监测及转场审批手续,迅速集结于厦门国际物流港,随即编组成铁路专列,顺利运抵龙岩上杭蛟洋铁路海关监管场所进行目的地检验。这标志着我省首票采用“口岸+目的地”联合检验监管模式的进口铜精矿“一单到底”海铁联运业务成功落地。

传统海铁联运模式下,进口企业需分别办理海运、铁路运输手续,开具多张货运单据,单证交接环节多,导致物流成本偏高、效率受限。为破解这一难题,厦门海关指导龙岩海关、海沧海关联合龙岩市商务部门,组建跨区域、跨部门工作专班,积极推动监管模式创新,海关指导企业实践“转场检验+一单到底”模式,即在口岸完成风险筛查后,允许货物直接转场至目的地实施检验,确保货物抵港后“即卸、即转、即验”;商务部门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政策解读与业务指导,优化物流组织方案,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参与积极性,提升通关效率。同时,创新利用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提单交货条款,实现“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份提单”的全程运输服务,将海关全程监管与海铁联运“一单到底”高效衔接。新模式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进口货物到场运输时间由4天压缩至2天,据测算可为企业节省物流等综合成本约20%。

“海关创新的高效监管模式,有效简化了国内段运输手续,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未来我们将依托厦门至龙岩这条便捷高效的海铁联运通道,加大进口规模。”进口企业紫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丘毅玉对此深有感触。

龙岩海关关长杜中文表示,此次改革落地是龙岩海关与东渡海关、海沧海关等省内主要口岸海关加强山海协作,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的重要成果,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协同联动,紧密对接企业需求,不断探索优化海铁多式联运监管模式,为闽西革命老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多样、高效、便利的物流通道选择,全力服务新时代山海协作大局,助推区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龙媒体记者 施薇 通讯员 林雄兴 赖锦琪)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