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在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母港码头,随着最后一托盘渔获从“福远渔637”船上卸下装车,今年福州远洋渔船夏季集中返港宣告结束,标志着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首个完整运营季顺利收官。本次渔船集中返港季自5月底开始,37艘次返航远洋渔船满载鱿鱼、鲐鱼等渔获达15721吨,货值超1亿元。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位于闽江口粗芦岛南侧,是全国第三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总投资3.6亿元,建设4个码头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70万吨,是国家重大项目、省市重点项目,投产后不仅能有效解决福建省远洋渔获上岸难、装卸慢的痛点,更整合了冷链物流、水产品加工等产业链资源,可推动形成“全球买、全球卖”的水产品贸易格局,显著提升我国远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助力福州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为做好本次渔船集中返港通关工作,在福州海关监管处指导下,榕城海关提前指导码头做好准备,理顺通关全流程各个节点,实行“即到即检”“船边直提”,实现“人等船”“车等货”,缩短渔船在闽江口锚地待泊天数。

“得益于海关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了冷冻渔获从‘船舱到仓库再到加工台’的快速无缝衔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大提升了福州远洋渔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福建正冠渔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生说。

“接下来,我们还将不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支持渔业基地拓展冰鲜水产品、集装箱运输、商贸渔获批发中转等多种业务形态,推动‘福马产业园’一体化发展,构建‘口岸+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助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榕城海关驻罗源办事处主任蔡元兴说。(记者 吴桦真 通讯员 陈鸣晖)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