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全国唯一以“福”命名的省份福建,是徐霞客五度踏访仍赞不绝口的山水灵秀,是福建人天生“爱拼会赢”闯遍世界的韧劲,是一口鱼丸、一盏岩茶里满溢的生活温度,更是古城新生、数字奔涌的蓬勃活力。于闽山闽水间,在闽风闽俗里,每一面都配得上“十分”的偏爱:十分的山水养人、十分的滋味勾魂、十分的文化动人、十分的闯荡提神。央广网福建频道特别策划推出《十分福建》系列融媒报道,带你走进福建,感受山海的壮丽、烟火的温暖、发展的朝气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图景,读懂“十分福建”的万般可爱。
山含翠、海涌蓝,
古厝立、茶香漫。
福建的福,藏在山海相拥的肌理里,
是看得见的风光,是尝得到的滋味,是触得到的温情。
这十分福建,每一分都想奔赴。
漳州东山岛金銮湾的日出(央广网发 陈文 摄)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武夷山的云雾,
洒向镶嵌在青山翠谷之间的月亮湾,
月牙形水坝溪流飞瀑,
水鸟点破水面,
感知在这里被唤醒。
南平市武夷山月亮湾(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漫步于三坊七巷,
听见鼓山的钟声,穿过福州街巷。
转头见青石板还沾着露,
马鞍墙把树影叠在巷口。
蒸笼掀起,
来上一碗鱼丸,热汤暖透胃。
福州三坊七巷(央广网发 陈宗浩 摄)
脱下鞋袜,踏进湄洲岛的沙滩。
这里的海浪会带走忧虑,
还会带来鲜甜。
低头弯腰,
小桶装满花蛤、蛏子。
海水凉脚踝,收获沉了手。
莆田湄洲岛(央广网发 蔡昊 摄)
福建土楼坐落于山水之间,
阿嬷织着布,线轴沙沙响。
糯米揉成麻糍,裹满花生碎。
黄墙黛瓦下,客家人围合成家。
福建永定土楼(央广网发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厦门环岛路,
沿着海岸线骑单车,
海风拂过脸颊,
慢下来的这份时光叫“自由”。
乘上轮船,
鼓浪屿的琴声飘出窗缝,在海上飘扬,
转角就能遇见爬满三角梅的石墙,
“海上花园”予以最浪漫的篇章。
“海上花园”厦门鼓浪屿(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夕阳西下,
泉州开元寺的风铃,叮当作响。
走在西街的石板路上,
面线糊的香气从巷口飘来,
撒上一把醋肉、大肠,
一碗热乎下肚,
浑身都舒坦。
泉州西街(央广网发 陈英杰 摄)
古城的烟火气里,
藏着最朴素的“福”,
也藏着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的劲儿。
泉州开元寺(央广网发 陈英杰 摄)
宁德的山海画卷里藏着惊喜,
太姥山的奇石立在云雾里,
仿佛置身于仙境。
沿着栈道往前走,
每一步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宁德太姥晨韵(央广网发 刘学斌 摄)
霞浦的滩涂最是神奇,
金色的光洒在滩上,
渔民撒开网,影子拉得长。
情满东壁(央广网发 李雪红 摄)
云水谣的溪,绕着古榕流,
老榕的根,扎进溪里,
枝桠垂着气根,随风摇曳。
暮色染溪时,云水谣的灯亮了,
人们坐在榕下聊家常,
笑声裹着溪声,软了夜色。
漳州云水谣水韵(央广网发 黄球华 摄)
漫步在海岛,
一侧是湛蓝大海与风车,
另一侧是彩色房子与绿树,
海岸风光、海蚀地貌,
石头厝和“蓝眼泪”,
这些都是平潭的独有记忆。
福建平潭(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夜幕下,
三明泰宁大金湖,映出星星。
丹霞山藏进夜色,尽显温柔。
三明大金湖(央广网发 黄文斌 摄)
小店里,扁肉拌面端上来,
扁肉圆滚饱满浮在汤面,
筋道的面,裹着浓稠的花生酱,
沙县的“情侣套餐”带走一天的疲惫。
福州鱼丸(图源:鼓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官网)
品种多样的特色小吃(央广网发 胡定禹 摄)
晨雾和夜色,山海和古厝,
这就是十分福建。
总要来一趟福建吧,
细细感受福建的每一分,
把“福”揣进口袋,把闯劲记在心里。
监制:伏成镭
策划:陈洪亮
记者:罗晓英 龚雯 张子剑
排版:张语欣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