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9月11日消息(记者龚雯)“十四五”以来,福建以促进就业、健全社保、提升技能、集聚人才、增加收入、促进和谐为主要抓手,全方位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福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改革力度彰显民生温度。“这五年,我们深化改革兜底线,推动社会保障可感可及。”福建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孔繁军9日披露,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940亿元。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开户700多万人,累计缴费30多亿元。

在全国首先组建“社保规划师”队伍,一年来共为群众开展社保规划服务30多万人次;首创“AI社保规划师”服务亮相线上平台……面对民生关切,福建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大原则”,转化为了群众看得懂、算得清的“明白账”。

一位市民使用“AI社保规划师”服务(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这里离我家很近,知道了这里有社保规划师服务,就想来看看退休后能领多少钱。”漳州市芗城区社保体验中心内,今年48岁的芗城区居民刘晓梅前来向社保规划师咨询社保服务。

芗城区社会保险中心社保规划师李鑫燕介绍说,社保规划师会根据咨询群众的缴费年限、经济水平、就业情况等,评估其参保能力和实际需要,再通过测算平台,帮助他们做出清晰的规划和决策。“以刘晓梅女士为例,测算得出她延迟退休的51岁养老金近1700元,比50岁退休每个月多领100多元。综合来看,我们会建议她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延迟退休是更经济的方案。”

该体验中心于2024年9月正式揭牌,由中国银行和漳州人社部门联合打造。漳州市社会劳动保险中心主任郑二宝表示,自开馆以来,体验中心已接待群众2000人次左右。“我们以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核心,通过社保规划师、社保体验中心等创新服务,推动社保服务从‘窗口办’向‘就近办’转型,致力于把专业规划能力装入每个群众的口袋。”

今年5月,福建省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成功研发“AI社保规划师”。该服务功能上线“福建人社”“福建社保”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已为群众提供问答服务5万多次。“AI社保规划师”贯通身份验证、人机对话和智能交互,将8小时窗口服务延伸至全天候的个性化专属社保顾问。

“进入服务界面后,我按指引简单选择了后续缴费档次和年限,就能瞬间得到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总缴费、回本时间等清晰的社保规划方案。”福州市自由职业者刘女士说。看到“AI社保规划师”给出的直观数据,她当即决定延长缴费年限。

福建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童长峰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完善社保规划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让更多群众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参保方案,提高待遇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不仅参保扩面见精度,福建社会保障事业还在待遇落实上见温度,在服务体系上见密度,在风险防范上见力度。

“十四五”以来,福建5次同步同办法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次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30元上调至190元。打造社保服务标准化社银合作新模式和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就近办”网点达953家;80%的高频事项实现“全省通办”;签发电子社保卡3766万张,覆盖率89.8%。连续5年开展社保基金管理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福州高校毕业生正在了解就业政策(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出台企业稳岗扩岗“一揽子”政策措施、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保障劳动者权益……“十四五”以来,福建各级人社部门推动全省就业大局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37.54万人、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5.5%目标线以内,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2.64万人。

“引育留用”聚英才,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目前,福建省专技人才达326万人,技能人才达761.8万人;遴选“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47人;设立博士后“两站一基地”478家,累计招收博士后5294人;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11422人、工科青年人才8589人;优化服务,建成“人才驿站”880家,创新“一窗通办、一网覆盖、一码通行”人才服务体系。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