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7月15日消息(记者张子剑)近年来,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持续深化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充分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用,融合“信息联通、勤务联动、隐患联治、矛盾联调、宣教联手”等“五联抓手”,“防范、管理、治理、管控、建设、服务”六大能力显著提升,实现258家全区中小学校园周边警情数连续3年下降,校园安全感、满意度保持100%。

发挥“建”的基础功能,打牢安全根基

“测试,一键报警设备通信是否正常?”7月13日上午,在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仓前派出所,民警正使用“一键报警”设施与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高级中学等学校进行每日通联,确保安防设施良好运转、人员在岗在位。

“我们已接入全区258所校园‘一键报警’系统,做到全覆盖秒级响应。”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陈锋介绍,“不仅如此,我们还增设网络巡查点,确保校园情况‘看得到、听得到、响应到’,实现信息联通、勤务联动。”

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和仓前派出所在校园门口开展防暴演练(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即便有了强大的“技防”支撑,也始终离不开“人防”的持续守护。

“2021年,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开业后,日均游客数量超过1.1万人次,福州高级中学就坐落其中。放学时段,师生、家长与游客出行叠加,这也给派出所校园安防工作带来了挑战。”仓前派出所民警郭建锋说。

为此,仓山分局牵头将商业街区物业、景区及校园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纳入五级巡防体系,统一佩戴“红袖标”,由派出所强化管理、定期训练、加密巡防,安防力量由12人次提高到46人次,管事率、见警率显著提升。

发挥“联”的系统功能,筑牢安全屏障

“守住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站好‘护学岗’是关键。”陈锋介绍,“我们精心选派专业强、经验足的民警作为‘法治副校长’,推动与辖区118所中小学、140家幼儿园签订了《校警联动协议》,主导建立‘警+校+社区+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为主的‘警+N’联动协作机制,促进258个校警联动岗质效提升。”

“在民警的带动下,校门口的执勤人员多了起来,我们觉得很安全。”在福州外国语学校接送孩子上学的陈女士不由竖起了大拇指。

“去年,我们统计发现全区校园安保力量不同程度上存在总体年龄偏大、安防技能水平低等‘有数量缺质量’等问题。”仓山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张春健说。仓山分局破题整治,推动各校积极抽调青年教师、保卫干事、保安员,建强“两保一教”最小应急单元派出所,以定期演练和安保培训的形式,提升处置能力。

据统计,目前,“两保一教”最小应急单元由原有的384人新增至792人,校园保卫力量平均年龄降低3.5岁,应急响应速度总体提升15%。

发挥“宣”的教育功能,切实树牢安全意识

福州外国语学校的林老师说:“现在,在校警联调委员会的帮助下,民警、检察官、心理医生等更多专业力量参与到涉生矛盾纠纷调解上来,让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化解于无形。”

据了解,去年以来,仓山分局联合教育部门在重点学区派出所试点成立校警联调委员会,多渠道掌握校园及周边的矛盾纠纷线索。自成立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为校园安全筑起一道“心墙”。

福州第十六中学校长林硕向媒体记者介绍校园周边治安情况(央广网记者 张子剑 摄)

解决好偶发的矛盾联调,仓山分局也注重常态化宣教。6月29日,仓前派出所民警走进福州第十六中学的课堂,从预防青少年犯罪、抵制不良行为、暑期防溺水等方面,讲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和安全知识。

“以前民警到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主要集中在假期、开学前等时段,现在通过‘警师双育’机制,不仅把安全知识讲在日常,还和我们一同站上了讲台。”福州第十六中学王老师说。

据悉,“警师双育”机制是仓山分局大力推行的“1530”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机制的重要内容,即校方和警方共同开展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离校前30分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们把法治观念、安全意识装进心里、带回家中,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