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闽水汤汤,警徽熠熠。在这片被苍翠山峦环抱的红色土地上,三明公安以藏蓝为线,绣就平安的纹样。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更多的是细水长流的守护。央广网福建频道、三明市公安局联合推出《警绣山河 如画三明》特别报道,以文字为梭,穿行于警民同心的经纬之间,记录那些沾露水、含温情的瞬间,从藏蓝深处里望见春风,感悟三明公安如何以细密如绣的平凡故事连缀成守护山河的壮阔画卷,彰显以忠诚铸警魂、以实干践初心的担当本色和新时代风采。
央广网三明4月30日消息 邻里口角、劳资纠纷、家庭矛盾……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若处置不当,极易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导火索”。近年来,大田县公安局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指引,紧扣“警民连心、多元联动、法理融合”三大主线,深耕细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从“单一警情处置”向“源头综合治理”转变,让“枫桥经验”在三明市大田县落地生根,切实将公安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田贡献公安力量。
宗族“氏大人”“祠堂说事”化积怨止干戈
广平镇是大田县北部工业重镇、重要矿区、人口大镇,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当地治安环境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2024年11月16日14时许,大田县广平镇铭溪市场内,两位摊主争夺客源发生口角,其中一位摊主阿珍的哥哥阿洪见状,上前与另一位摊主阿廖互殴。双方均不同程度受伤。
广平派出所民警组织多次调解,但因赔偿问题未能调解成功。12月27日下午,广平派出所再次召集双方到广平派出所“祠堂说事室”,并请出宗族“氏大人”,做最后调解。
广平派出所所长陈文锴组织矛盾双方进行调解(央广网发 大田县公安局供图)
“你们本是守望相助的邻里,不能因这件事反目成仇,生意是长久的,和气生财。”广平派出所所长陈文锴及宗族“氏大人”,通过摆事实、讲法律、说情理的方式,让双方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化解了这一纠纷。
广平镇既有浓厚的祠堂文化底蕴,还是《二十四孝》编纂者、元代学者郭居敬的出生地,孝道文化在广平镇源远流长。广平派出所以此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当地人对祠堂的特殊情感、对宗族“氏大人”的尊重,打造“祠堂说事”新时代矛盾纠纷处理机制,组建由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氏大人”等乡贤组成的民评理事会,有效促进矛盾与纠纷的化解。
三年来,广平镇各村普遍成立了宗祠调解室,并依托祠堂的议事功能和教化作用,利用方桌、板凳说事,倾听群众诉求,化积怨、止干戈,有效提高广平镇矛盾纠纷调处率。“祠堂说事”是当地矛盾纠纷化解的“灭火器”“防火墙”,提升了调解质效,打造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平模式”,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24年,广平镇共摸排调处赡养、农房建设、道路施工、环境保护、土地林权、婚恋邻里等方面矛盾纠纷237起,调解成功216起。
“人民陪调员”调解“小矛盾”累积“大平安”
广平镇南边的建设镇是商贸重镇,商贸活动带来了人流、物流、车流,导致当地治安、交通情况复杂,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加。
2021年以来,建设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解“小矛盾”累积“大平安”理念,推行“人民陪调员”制度,做实做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治安及纠纷类警情明显下降,实现重大“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人民陪调员制度’是针对涉及人员较多、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处制度。”建设派出所所长周以棍介绍道,“在调解中,纠纷当事人双方均可以选择1至3名‘陪调员’参与调解,‘陪调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不仅起到现场监督的作用,还能协助民警和派出所开展调处化解工作。”
目前,建设镇“人民陪调员”队伍已经有60人。他们中既有在职的政企干部,又有退休的老党员、老民警、老教师、社会贤达、宗族“氏大人”等各类义务工作者。
“‘人民陪调员’就是‘火种’,将他们撒向社会,当遇到社会纠纷时,可以第一时间站出来,作为调解员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周以棍说。
建设派出所所长周以棍在矛盾纠纷发生现场开展调解工作(央广网发 大田县公安局供图)
建国村的阿库与阿炜是堂兄弟,又是邻居。2024年阿库先在旧宅基地建房,因建房地界与阿炜家多次发生争吵;阿炜家后旧房翻建,与阿库等邻居因用地、道路通行、建设过程发生多次争吵。这是一起因建房引起的民间纠纷,阿炜多次报警求助,请求民警出面化解。
接警后,周以棍邀上了“氏大人”田上满,作为“人民陪调员”。老田热情参与,一起去现场察看,一起追溯建房用地的由来,一起制定调解思路和解决方案。他们先评理,用“理”先调顺心结,再一起回忆两家父辈友情,用情拉近距离。在他们不厌其烦多次沟通后,双方终于放下芥蒂,握手言和。
周以棍表示,在调解中,会有调查了解、反复调解、警民联调、司法确认等多个环节,现场也会通过民警、“人民陪调员”、村调解员等多方的商量,才会最终确定事情的解决方案。
实行“人民陪调员”制度,一方面弥补了警方在调解时的警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公共资源压力,有利于群众矛盾的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目标。该机制运行以来,当地宗族类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8%。据悉,2021年以来,建设派出所共化解矛盾纠纷1589起,就地化解率达98.7%。
监制:伏成镭
策划:陈洪亮 陈奋
记者:张子剑 罗晓英
联络:陈今海 孙强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