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闽水汤汤,警徽熠熠。在这片被苍翠山峦环抱的红色土地上,三明公安以藏蓝为线,绣就平安的纹样。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更多的是细水长流的守护。央广网福建频道、三明市公安局联合推出《警绣山河 如画三明》特别报道,以文字为梭,穿行于警民同心的经纬之间,记录那些沾露水、含温情的瞬间,从藏蓝深处里望见春风,感悟三明公安如何以细密如绣的平凡故事连缀成守护山河的壮阔画卷,彰显以忠诚铸警魂、以实干践初心的担当本色和新时代风采。

央广网三明4月29日消息 晨曦微露,六点的建宁被朝阳温柔地唤醒,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向静谧而广袤的山林。在这片承载着丰富生态资源和独特自然景观的大地上,三明市建宁县公安局的森林警察们已悄然开启了一天的守护之旅。林辰辉,作为其中的一员,正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近日,记者走进建宁县公安局,体验青山绿水忠诚卫士的一天。

林辰辉使用无人机对保护区林区进行巡逻,同时通过高空喊话,提醒周边居民注意用火,严禁焚烧桔梗(央广网发 刘佳伟 摄)

在旅游旺季和森林防火期,林辰辉和他的同事们利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进行早、中、晚三次“生态扫描”,确保每一寸山林都在他们的视线之内。与此同时,民警们还深入辖区村落,悬挂宣传标语,面对面地向群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却在点滴之间筑牢了生态保护的群众根基,稳步提升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守护力量。

“咱当森林警察的,每天干的事儿都差不多。但心里装着对森林的热爱,肩膀上扛着守护生态的责任,这就足够了。”林辰辉目光坚定地说。他的言语中透露出对这份职业的自豪和热爱。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黄胜也感慨道:“以前去保护区巡查,得驾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近一个小时。现在有了无人机热成像扫描新模式,20分钟就能全方位扫遍景区和林区,效率大大提高了。”

2024年3月12日,森林大队民警将救助的小山麂带至保护区进行放生(央广网发 黄倩 摄)

自2016年穿上警服以来,林辰辉便成为了这片青山绿水的忠诚卫士。原始森林里,山峦层叠、古木参天,荆棘当道、毒虫猛兽出没,危险如影随形。但林辰辉从未退缩,他和同事们一头扎进深山,白天顶着烈日、冒着风雨采集信息,夜晚则回到单位整理资料,一丝不苟地录入系统归档。正是这样的努力和坚持,让他们摸透了山情、林情,为守护这片生态宝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巡逻过程中,林辰辉和他的同事们经常遇到受伤的动物,也多次因为救助动物而受伤。尽管如此,他们依然选择出手救助。“看着这些动物重回山林,我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林辰辉嘴角上扬,脸上写满了自豪。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正是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动力源泉。

森林大队民警对前期收缴的涉案物品进行登记清点(央广网发 刘佳伟 摄)

在这片生态保护的阵地上,还有一群特殊的盟友——农家乐老板们。他们自发组成的生态义警队伍,成为了守护力量的重要一环。每当游客进店消费时,这些老板们便会热情地当起生态宣传员,向游客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和村规民约。平日里,他们一旦察觉森林有恙,如发现火源、非法狩猎踪迹等,便会立即拨通民警的电话。这种紧密的协作机制,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主角。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保护区的一位林长在巡护时发现了大量捕兽夹。这一消息迅速传至林辰辉处。他立即带队赶赴现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侦查能力,成功锁定了嫌疑人邓某福,并在其居所查获了大量狩猎工具和野生动物尸块。这一案件的成功侦破,再次彰显了建宁公安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

森林大队民警组织生态林长、保护区工作人员对高峰林区进行巡逻(央广网发 刘佳伟 摄)

2024年,建宁县公安局步履不停,通过实地勘查、无人机高空巡查等方式,对重点林区进行了70余次的巡查,及时劝导了11起违规用火行为,从源头拧紧了防火“安全阀”,牢牢守护着这片绿色宝藏。在建宁这片土地上,林辰辉与战友们和潺潺溪水低语,与莽莽群山对视,用无痕的热爱踏出坚实有力的守护步伐。

如今,建宁的山林愈发葱郁繁茂,生态美景如画般铺展。农家乐的炊烟袅袅升腾,百姓安居乐业,游客流连忘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绘就。而建宁公安作为这幅画卷的守护者,将继续深耕生态警务,用实际行动守护自然与发展的和谐共生。

监制:伏成镭

策划:陈洪亮 陈奋

记者:罗晓英 张子剑

联络:陈今海 孙强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