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11月29日消息(记者罗晓英)11月28日,由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福建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南岛语族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理工大学召开。近百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旗山湖畔,围绕“多学科视角下的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主题展开热烈交流与深入讨论。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张兆民表示,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岛语族研究和开发利用,将南岛语族研究纳入“海上福建”建设范畴,系统谋划、一体推进。他希望通过与会专家、学者分享的研究成果和贡献的真知灼见,为深入挖掘和发挥福建南岛语族文化资源优势,提升中国在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领域的权威性,讲好南岛语族故事,深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研讨会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南岛语族(Austronesian)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国台湾、东南亚群岛及大洋洲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语族,也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在海岛分布的语族,覆盖18个国家和地区近4亿人口。

福建是南岛语族的故乡,与南岛语族国家及地区关系密切,在当地具有厚实的民意基础。福建乡亲占当地华侨华人总人数的80%。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当地居民赴福建寻根问祖。平潭壳丘头等考古遗址已成为我国南岛语族研究前沿阵地和国际学术交流重要平台,成为“海峡两岸南岛语族考古教学实习基地”。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课题,涉及南岛语族国家与地区人口的源流和根脉问题。福建理工大学发挥学科和地缘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建设,力争在海洋文化研究领域有新作为。通过整合校内外优势研究力量,于2022年4月成立南岛语族研究院,由南岛语族研究专家、著名学者邓晓华担任院长和首席专家,从语言学、人类学、传播学等角度深化南岛语族研究。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与会专家分别围绕语言学视角下的南岛语族的起源与形成、应用分子人类学和古DNA探究南岛语人群的源流、环南海史前考古学文化的调查研究、亚洲东南区域民族考古学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展开主题发言和研讨。

此外,研讨会上还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从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遗传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深入研讨了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问题,为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及其邻近岛屿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