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挂钩帮扶村集美区灌口镇东辉村产业振兴和村民增收,厦门市委老干部局依托“五元主体帮扶共建”机制,联合共建帮扶单位启动东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东辉村“稻虾轮作”生态种养试点。该项目不仅能让稻米增产,还能发展小龙虾养殖和休闲农业,实现“一田多收”。近日,东辉村试点养殖的第一批小龙虾已抢“鲜”错峰上市,这是东辉村“稻虾轮作”生态种养试点项目的首批成果。
据介绍,“稻虾轮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立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在稻田里喂养小龙虾,水稻秸秆、田中浮游微生物以及水草能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而小龙虾既能为水稻提供底肥,又能增加底泥的透气性,增加水稻产量,实现虾、稻“双丰收”。
此次试点,东辉村规划3片临近水田共5亩地作为“稻虾轮作”试验田。根据专家建议,“稻虾轮作”一年可以收虾三季、种水稻两季,仅从虾的收益看,每亩田一年能多收入1万元左右。通过小龙虾收益来增加稻田附加值,从而鼓励更多村民多种植水稻,确保粮食安全。
依托东辉村优质的生态环境,当地引入东辉大峡谷的天然泉水喂养小龙虾、种植水稻,凭借“稻虾轮作”生态种养模式,让小龙虾和水稻更加生态、健康和美味,提高东辉农产品的附加值。
厦门市委老干部局统筹协调各帮扶共建单位,派驻博士选调生牵头试点工作,同时发挥离退休干部优势,对接乡村振兴银发人才在土壤改良、农旅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来看,当地以厦门稀缺的小龙虾垂钓基地为吸引点,依托“引客下乡”政策,串联起东辉村樱花谷、山口庙、九十九间大厝等知名景点,并结合稻田咖啡馆、公益图书馆、特色农家乐等休闲场所,“以点带面”拉动农文旅融合,让更多村民就业、致富。目前,小龙虾垂钓基地已完成彩绘区、“虾”路相迎区、打卡点、垂钓区、龙虾小屋、烹饪区等场景建设,预计五一节前后对外开放。(夏林)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