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做好党外干部工作。”党外干部是多党合作制度运行的重要实践主体,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优秀党外干部队伍既是事业所需,也是当前所急。近年来,馆陶县始终把培养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工作摆在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突出“储、培、管、选”四项措施,不断强化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

一、加大“储备”力度,充实党外干部后备力量。

结合干部考察、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谈心谈话、工作调研等经常性工作,及时把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和群众公认度高的党外干部纳入组织视野,推动党外干部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度融合。重点抓好源头储备,坚持备用结合、合理调整、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党外干部人才库,储备掌握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党外优秀干部,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调整,同时有意识地保留一部分优秀干部在党外,保证有充足的党外干部后备来源。今年以来,县委先后谋划开展了县直部门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后备干部储备情况调研和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全方位、立体式考察了解干部。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对各方面掌握干部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对发现的工作能力强、学历高、有培养前途、发展潜力大的党外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管理,并根据干部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方面情况,分别建立了党外优秀年轻干部库和科级后备党外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做到备而有用,用时有备。截至目前,已储备党外科级干部35人,科级以下优秀年轻党外干部30人,确保党外优秀年轻干部在各层级保持一定规模和数量,符合正职和副职人选的比例要求。

二、搭建“培育”平台,提升党外干部整体素质。

加强跟踪培养,通过党性教育、业务培养、轮岗交流等方式,对能力强、有潜力、表现好的党外干部重点跟踪培养,逐人明确培养计划和使用方向,全面掌握成长轨迹,激活党外干部队伍“源头活水”,防止时松时紧,避免急用现找。坚持把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县委根据工作需要,分期分批选派发展潜力大、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党外干部到攻坚一线挂职锻炼,增强本领、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综合协调和宏观驾驭能力。同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党外干部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培训、优先培养、优先选拔、优先任用,确保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有效落实。

三、跟踪“管理”服务,促进党外干部成长成才。

开展跟踪指导,注重联系教育。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中,注意避免重选拔、轻管理,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特别是新提拔党外干部的跟踪管理。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党外年轻干部的联系培养制度》,从教育培训、联系帮带、谈心谈话、培养锻炼、动态调整等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对党外年轻干部的跟踪联系培养,极大提高党外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全力促进党外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建好工作机制,建立组织部门与统战部定期通报和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共同制定规划、共同物色选拔、共同培养教育、共同考察人选、共同讨论研究、共同督促检查“六个共同”机制,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日常监督。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经常对其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进行走访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指导,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提醒,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严管厚爱并重。建立定期谈心谈话制度,从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定期组织党外干部座谈会,谈心声、传方法、解难题、鼓干劲,促进党外干部自加压力、自我提高;利用各类媒体宣传优秀党外干部先进事迹及相关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激励人。

四、拓宽“选”拔视野,注重选拔优秀党外干部。

坚持高看厚爱,把党外干部选配工作放到更高层面通盘考虑,为党外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做到优先调配,对有政策规定要求的部门或班子调优补缺时,优先考虑党外干部,大胆提拔使用。一方面,及早谋划安排,把党外干部选拔配备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有意识地把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需递进培养的优秀党外干部抓紧放到关键岗位上历练,弥补行政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的短板。一方面,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把一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实绩比较突出、群众拥护的党外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当主角,挑大梁。工作中,在动议和讨论决定党外干部任免前,按要求征求统战部门意见,确保人选质量。2024年,我县进一步加大党外干部配备力度,半年来共提拔优秀党外干部5人,重用2人。党外干部中有1人是省人大代表,3人为市级政协委员。(周国宾 司长岭 万嘉萱)

(注:该文为行业观察,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袁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