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总台记者周益帆 李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大型记录报道《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精心选择10个地点,从不同角度呈现生活里的日新月异。

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是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利用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构建更安全、更便利的适老化社区环境。他们有哪些探索与收获?

 

上午11点,吴奶奶已经吃完午饭,下午还要看报纸,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记者 周益帆 摄)

上午11点不到,吴育先老人正在家门口散步,一大盆红茶花在阳光下舒展。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老年食堂的王嵊军师傅把午饭送了过来。

吴育先老人今年94岁,除了听力逐渐下降,身体算得上硬朗。女儿不在杭州主城区居住,老伴儿也不在了,吴奶奶考察过几家养老院,最后还是选择了居家养老。“早上5点半起来,6点拿牛奶,准备烧早饭了,7点左右量一量血压,弄好了以后,洗的衣服拿出去晒,8点半到9点,出去晒太阳了,走一走,回来再把报纸准备好,我一天要看很多报纸。我觉得一天时间都不够用,忙得要命,生活得很充实。到了养老院里去,都是同年龄的人,看不到年轻人。”

上午10点多,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食堂,老人们就来买午饭(记者 周益帆 摄)

几年前,身体更好一些的时候,吴奶奶喜欢自己走路去几百米开外的食堂吃饭。90岁以后,街道、社区担心她过马路不安全,就开始为她提供配送服务。早上,邻居在手机上帮她选好菜品,上午准点配送。吴奶奶家紧挨着北山街道友谊社区的办公小楼,专职社工侯炜几乎每天都要上门看一看她。

吴育先:我们这个老年食堂品种很多的。

侯炜:就餐群每天早上8:30会发今天的菜谱,亲属可以点餐给老人家。

吴育先:她(邻居)知道我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就给我点了。

记者:吴奶奶是她邻居帮她买的?

侯炜:对,她女儿看不懂,也不太使用智能手机。

像吴育先奶奶这样的高龄独居老人,在北山街道还有不少。北山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胡晓冬说:“我们整个北山街道是西湖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街道。整个街道的常住人员是3.5万人口左右,60岁以上在30%左右。”

如何为这一万多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搭建适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摆在街道面前的难题。

“大社区”概念中,每个大社区要建成一个以社区养老机构为支撑的社区照护中心(记者 周益帆 摄)

早在2021年,《杭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就提出了“大社区养老”模式。2023年下半年,杭州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概念,计划到2025年,每个大社区建成一个以社区养老机构为支撑的社区照护中心,提供一站式整合式服务。

与一般的“社区”概念不同,“大社区”强调在更可及的范围内,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家门口整合式、多层级照护服务。胡晓冬说,这首先需要资源的整合。“资源的稀缺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老的人力资源不足,专业力量不够,老人的人口底数又越来越大。我们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来满足老人一些需求,机构跟着老人走,让老人离家不离社,就能够享受到相对专业的养老服务。我们寻找社区的某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改造成为养老服务机构,把老人从他的家里面请到这些机构中去。”

一方面,为社区里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有床位的专业养老服务;另一方面,为吴奶奶这样更愿意居家养老的人群,提供吃饭、医疗等服务。至2023年末,北山街道建成了一个街道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两个老年食堂,两个社会化助餐点,还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但从街道层面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当下的最优解是把最需要照护的老人筛选出来。

胡晓东介绍:“我们讲服务要精细化,人员锁定(要)更加精准化。我会先把老人做一个梳理,把孤寡、独居——子女不在杭州主城区,老人如果有什么情况,我电话打过去,两小时之内赶不回来的,我们叫‘熊猫老人’,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除这个之外,在外围拓展一个区,我们叫高龄空巢老人,有两个(老人)可以相互依靠,但是年纪又很大,80岁、85岁以上(的家庭),这样梳理下来,整个核心圈的1万多老人缩小到了600多户。”

在资源与需求之间,杭州市希望利用智能化养老设备,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做减法(记者 周益帆 摄)

除了锁定核心人群,再就是利用智能化养老设备,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做减法。胡晓冬说,2023年,街道又为22户老人安装了“家庭养老床位”设备。“我们街道民政养老线社工,每个社区是一个人,再配一个助老员,就算拉(缩小)到了600多户(老人),这比例关系依然很庞大。我要发动尽可能多的志愿者、第三方、包括养老平台,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去做一定的互通互联,包括给老人家安装可视设备,多方面确保老人(居家)是安全的。”

“家庭养老床位项目”为符合标准的老年人安装智慧养老设备,每天两次实时视频查房,确保高龄老人安全(记者 周益帆 摄)

“家庭养老床位”即“西湖区养老一张床”项目。符合条件的家庭提出申请后,社区会安排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做评估、建床位,并安装智慧养老设备。这些设备包括无线拉绳求助器、无线求助按键,以及视频查房等设备——通过安装的可视设备查看老人在家中的情况,为确保隐私,画面等内容不做存储,每天两次工作人员实时查看,保证有突发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响应。

吴奶奶的家经过改造后,更舒适也更安全,卫生间中安装了座椅及扶手,“洗澡也可以坐着了”(央广网发 北山街道供图)

下午1点多的查房中,实时视频画面里看到两位老人在做饭时离开了厨房,燃气灶开了大火,锅里的水不断往外溢。第三方平台运营主管张华杰介绍:“我们会在老人家里装一些设备,拉绳报警器、红外感应,我们有专业的客服团队,每天早晚两次,通过监控去查看老人的安全状况。因为有一些老人可能行动不便,有的时候跌倒在地上也没有人知道,通过定点查房的方式,发现老人(的意外情况),帮他们在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有个应急机制。”

吴育先老人的家中也安装了这些设备,全屋的适老化改造让老人的生活更方便也更安全。

侯炜:这是拉绳警报器,家里有烟感,她自己烧饭的时候冒烟它就会报警。

吴育先:本来我的电线乱七八糟的,现在电线都放到管子里了,很整齐。

胡晓冬:上面就是红外线探测仪,可以防止老人长时间不起来,卫生间她最满意。

吴育先:洗澡可以坐着,上厕所有扶手,那里有报警器,我住在“保险箱”里了。

做了十多年养老服务的胡晓冬知道,这项工作不是安装了智能化设备就“万事俱备”,从老人的需求出发,从小家到社区,从更安全到更舒适,总有可提升的空间。

2024年,北山街道内的这处闲置底商,将被改造成为康复护理站及老年助餐点(记者 周益帆 摄)

这个月,北山街道即将签下一处300平方米的闲置底商,计划建成康复护理站以及老年助餐点。胡晓冬希望,新一年,这些设施能把更多老人从家中请出来,融入熟悉的大环境中。

胡晓冬说:“我们在谈智慧健康养老的同时,不能用冷冰冰的仪器来切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际。目前我们发现老人的需求,除了老年食堂就餐之外,康复、护理是很大的一块内容,我们在探索‘两床融合’,或者说医疗跟民政养老床位的互融互通,比如老人住院了,(后面)差不多该出院了,没有结束整个护理周期,这时,如果有信息互通条件,把信息从医疗部门‘我这里能出院了’传送到居家养老平台,我们这边去匹配资源,介入服务,就很人性化。2024年,我们准备和第三方合作,建一个街道级的康复护理站来满足、回应老人这个需求。”

记者观察:

几天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城市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典型案例,北京海淀区八宝庄恩济花园适老化改造项目也就是寸草春晖西钓鱼台院入选。过去10年间,我们跟踪记录了这家小小的民营养老院不断发展壮大,记录了国家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今年,我们将视野放得更广更宽,希望有更多崭新的发现。在北山街道,养老被细致地具象为每一个按钮、每一次走访。采访正值中午饭点,老年食堂热气腾腾的窗口前排起长队,擦肩而过的银发闪烁着被珍视的光。这份深情厚谊,让杭州冬季潮湿的空气,也暖了起来。

编辑:任芳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