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韩雪莹 杨煜)明天(24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正月十五,花灯绚烂,阖家围坐,吃一碗香甜软糯的元宵,图一份喜庆,寓意了团圆。

一颗颗圆滚丰盈的元宵,一锅热气腾腾的元宵汤,承载了几代天津人的记忆。临近元宵节,在以津味文化和美食闻名的天津西湖道,除了茶汤、熟梨糕、小碗抹酱等天津特色小吃的摊位前熙熙攘攘,在元宵店排着长队买元宵,也是天津人的专属仪式感。

 

离元宵节还有近一周,天津西湖道上,开了快三十年的火神妙老城里钙奶汤圆店的窗口前就已排起了长队。来这儿买元宵的顾客多是住在附近的“老天津”,只需三言两语,点上几款钟爱的口味,这是老街坊们熟悉的味道。老顾客孙大爷打这家店开在西湖道起就几乎年年元宵节前过来采购,“老天津味儿了,口感好,黏、甜,馅儿也多。汤圆汤圆,团团圆圆,正月十五吃点儿汤圆,寓意也挺好,喜庆。”

节前的门店窗口前排起了长队(记者韩雪莹 摄)

排上队的顾客能满载而归,还要归功于店里几位有着十几甚至二十多年打元宵手艺的老师傅。门店从上午八点半开到晚上七点,师傅们打元宵的时间要比这更长。元宵节前这段时间,他们每天要围着元宵罐忙十四、五个小时,最担心的就是元宵断货。

元宵师们凭着经验观察元宵的状态(记者韩雪莹 摄)

二十来平方米的小店里,两台巨大的元宵罐滚动不停。一颗颗小小的馅料蘸上澄浆粉水,被江米面粉一层层地包裹住,个头越长越大,最终滚成雪白圆胖的元宵。成品元宵看上去绒绒乎乎,元宵师侯师傅说,雪花似的“绒头”浮在表面、又不掉浮粉,这是好元宵的标志之一。

侯师傅说:“打得虚的元宵,上面都是虚粉子,一开锅,上面的浮粉全散了,煮时间长了就成了片儿汤,馅儿就露出来了。咱现在打得比较实,怎么煮都没事儿,它会越煮越大,出锅时比煮之前大两圈儿。”

表面浮着雪花般“绒头”的成品元宵(记者韩雪莹 摄)

一颗漂亮的元宵是怎样滚成的?打了三十多年元宵的老板张强有“独家秘籍”。

张强说:“制作元宵的头一遍,我们把馅料蘸完水投进罐里,面必须得少,少搁面就是为了把元宵攒实;第二遍出来以后再蘸水、再加面,面还是少,这时候元宵就开始一点点打圆了;经过第三遍、第四遍,再蘸水、再放入罐里,成品就出来了。这种打法打出来的元宵圆、匀,大小个头一样,还实,跟小铁球似的。最后出锅,我们拿眼、拿手一掂量,就知道这元宵基本有多重。”

元宵每在罐里滚一遍江米粉,就要出来在澄浆粉水里“洗个澡”(记者韩雪莹 摄)

手抓“一两”为4个,手抓十下为“一斤”,这是天津老城区特有的计量方式。这“一斤”40个元宵,拎在手里沉甸甸,实际重量约为市斤2斤2两。

张强表示:“我们头一遍投进100斤馅,经过4遍、半个小时,就能出‘一斤’40个、一共200斤元宵,就是这么快的速度。而且我们的工艺特别简单,两台机器来回倒,所以生产量就大。像这种打法,一天(8个小时)的生产量在6000斤,加上晚上的工时就得1万斤。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过节不断货,不管多忙,顾客买的元宵跟平常质量也一样。”

元宵是这样“滚”出来的(记者韩雪莹 摄)

好这口“天津味儿”的,不只有住在周边的天津市民,更有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老板娘刘恩梅的电话一刻也不得闲。

刘恩梅说:“京津冀这一带的,还有山东青岛等地的游客都往这边来。大年三十之前,在本市打工的,从天津带回家给亲戚朋友尝完以后,他们反馈元宵太好吃了,就借着春节放假来天津玩儿,再买点汤圆带回家。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为止,我们接到的电话中80%都是外地顾客。”

刘恩梅在店里忙着拣货(记者韩雪莹 摄)

咬一口元宵下去,最新鲜的石碾江米粉塑造了软糯弹牙的外皮儿,唇齿间再化开香甜的内馅儿,内外相辅相成,米香四溢,回味无穷。

张强介绍说:“我们有老传统的黑芝麻馅、五仁馅,天津做得很地道,叫你吃的还是儿时的口感,还是老味儿。像我们的新馅钙奶馅,属于创新,也有三十年历史了,它是冰激凌口味,特别适合年轻人和孩子。年轻人有时候不爱吃传统味儿,新馅比如说鲜奶、椰奶、酸奶、黑巧克力、朱古力、草莓等等各种口味,目前经过五六年的提升,纯可可脂的钙奶馅的反映很强烈,回头率可以说是100%。”

香甜的什锦内馅被投进元宵罐(记者韩雪莹 摄)

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物流,这碗元宵走向了更多家庭的餐桌,也让更多食客品尝到了元宵里的天津味道。

刘恩梅表示:“现在我们自己也感觉特别高兴,不单纯只在正月十五期间才能看到买汤圆排队的节日景象,在平常日子里也能看到大家对汤圆的购买欲望和理念,比如将汤圆作为早餐或者当作甜品。在大年三十到元宵节期间,这种年味儿和节日氛围就更浓了,顾客把汤圆作为特别团圆、吉利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现在我们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其中有我的女儿,我希望她能把我们的手艺和品质传承下去,把这个接力棒接好。”

元宵节前的小店里忙个不停(记者韩雪莹 摄)

身后是连轴转的元宵罐,身前是排队的顾客们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忙碌在窗口的售货员张楠,正是张强、刘恩梅夫妇的女儿。

张楠为顾客递上一袋袋新鲜的元宵(记者韩雪莹 摄)

在分店做了近十年的管理,去年又回到儿时假期里常来给父母帮忙的西湖道总店,从“后台”走向“前台”,变化的是岗位、是街坊们老去的容颜,不变的是卖出这份寓意团圆美食的成就感。

张楠说:“我们天津的叔叔阿姨都很热情,会跟我说‘闺女,今天是你的班呀’;一些新顾客就会说,‘小姐姐,我今天第一次买,你给我推荐推荐’,在卖货的时候也挺开心地跟大家交流。想到大家坐在一起,每个人面前摆着一碗汤圆,都吃得很开心的场景,我觉得也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情。从我的角度而言,慢慢给汤圆的口味进行更新,让大家觉得有新意,希望能让大家越来越认可。”

编辑:杜文卓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