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记者富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不少朋友听说过一些通过调整饮食来减肥的方法,比如不吃以主食为代表的碳水化合物。不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不吃主食的做法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不利于长寿。

研究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肖琳团队和吴明洋团队,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引发关注。研究揭示了碳水和人体中Klotho蛋白之间的关系,定量研究发现,当碳水摄入占比达到53.7%时,效果最佳,最有利于寿命延长。

碳水化合物除了“管饱”之外,还起到了哪些作用?它为什么会和我们的寿命相关?比起摄入碳水,通过直接摄入“长寿因子”Klotho蛋白来实现长寿可行吗?

 

“碳水”是个好东西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含淀粉、糖或膳食纤维的食物都属于碳水化合物。

吴明洋举例,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面条、芋头、红薯等;糖指的是含糖食物中的果糖、蔗糖等;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蔬菜水果、谷物。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对中国人来说,摄入碳水化合物时离不开米饭或面食。如今,人们强调饮食上的“低碳”,但假如完全不摄入碳水,便有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

吴明洋表示,主食除了含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如果完全戒掉主食,一旦能量供应不足,便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此外,存在于主食中其他的营养物质得不到补充,人们的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碳水”一顿吃多少,怎么吃?

碳水摄入比例是所摄入的碳水能量占人每日所需总能量的比例。

53.7%的碳水摄入量是什么概念?肖琳解释,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每餐的碳水摄入量为自身一个拳头大小。吴明洋补充,考虑到人群的特异性,53.7%是研究所得的范围,而非精确数字。也就是说,53.7%是推荐的碳水摄入比例范围,并非所有人摄入53.7%的碳水效果都是最佳。

此外,不同碳水的来源、自身结构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换言之,碳水也分“好坏”。什么是“好碳”?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非精加工碳水,它能为人体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营养,有利于人体健康。什么是“坏碳”?“就是我们平常更爱吃的,”肖琳坦言,“比如糖果、蛋糕、面包等精加工食物。”精加工食物虽可迅速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同时也容易引起人体血糖的不稳定。

然而,碳水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食物的价值不仅是果腹,情绪价值也很重要。粗粮有益人体健康,精粮更能愉悦精神。“膳食指南始终提倡膳食多样性,什么都吃,但都不过量。”肖琳提醒。

科学摄入碳水能延缓衰老?

肖琳团队与吴明洋团队发现,碳水化合物与Klotho蛋白之间存在关联。

Klotho蛋白是一种公认的抗衰老蛋白,1997年,在一个极端早衰型的小鼠模型中被发现。目前,Klotho蛋白的研究逐渐深入。在一次实验中,通过让小鼠的Klotho蛋白表达过度,科学家们发现,小鼠的寿命可以延长20~30%。

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供应与Klotho蛋白水平之间存在像拐杖一样的反J型关系,在二维坐标上,当拐杖拐向最高点时,就说明Klotho蛋白水平达到最高值,与此对应的碳水摄入比例便正好是53.7%,当超过这个碳水摄入比例时,Klotho蛋白水平便会逐渐下降。

肖琳表示,影响人体Klotho蛋白水平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Klotho蛋白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女性的Klotho蛋白水平相对高于男性;肾脏疾病患者的Klotho蛋白水平较低;维生素c的摄入与Klotho蛋白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等等。总的来说,健康的生活习惯是维持人体Klotho蛋白水平的关键。

衰老是个人人关心的话题,吴明洋解释,现阶段,Klotho蛋白的研究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人类通过直接摄入Klotho蛋白来实现长寿并不现实。对Klotho蛋白的研究犹如一片蓝海,要揭开Klotho蛋白的谜团还需更多研究沉淀,科学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郭雨密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