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今年以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为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在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打桩机等近百台大型工程机械在沙漠里来回穿梭。这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内蒙古三峡蒙能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储能)建设部负责人陈士诚:项目总投资是800亿元,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电能400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780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2200万吨。

6月25日上午,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的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正式建成投产。雅砻江公司新能源管理局柯拉光伏项目部经理杨志伟介绍,柯拉光伏电站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电站发出的电,将通过高压线路接入山下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水光互补,输出更稳定的电力。

杨志伟:白天的光能资源多的时候,光伏多发电,水电少发电。到晚上光伏就不再发电,水电再来出力(发电)。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按照季节进行调整。

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有力推进的同时,一个个“小而美”的项目也遍地开花。

在南昌机场一期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用手机对发电监控平台的数据进行常规巡查。该项目选址在南昌机场国际邮快件中心,屋顶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光伏装机容量为1.5兆瓦。

江西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能源保障部安全质量室经理雷杰:整体项目在6月30日正式实现并网。我们测算年均发电量是150万度电,一年可以节省的电费大概是23万元。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南昌机场正式跨入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阶段。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5亿千瓦,同比增长38.4%;风电装机容量约3.8亿千瓦,同比增长12.7%。蓬勃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入夏以来,多地用电负荷持续走高。作为我国东部的用电中心城市,上海今年夏季预计最大用电负荷约3800万千瓦。清洁、可再生的水电正给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提供着能源支撑。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凌晓波:上海作为典型的受端电网城市,外来电力对上海电力保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水电电力占全部外来电力比例最高达53%左右。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将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实现翻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未来将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李创军:统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与新能源消纳利用,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保障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

编辑:丁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