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大学生都已成年,还有必要把成绩告诉家长吗?”近日,部分高校把学生成绩单寄给家长的话题引发热议,甚至有网友调侃,“万万没想到,读大学了还跟小学生一样担心爸妈看到成绩单。”

对此,一些网友大呼“崩溃”,认为学校应该尊重学生隐私,不能把成年人当小孩子管;也有网友支持学校的做法,认为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不能等同于儿时记忆里的“告家长”,在保障家长知情权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打通了学校和家庭间的信息不对称。高校把学生成绩单寄给家长,如何兼顾大学生独立自主与家校共育?

 

日前,有浙江大学本科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学校将成绩单邮寄给家长,辅导员还会温馨提示家长查收。这位同学晒出了一张寄给家长的“浙江大学学习成绩一览表”,上面各科分数一目了然,成绩单上还盖着浙大教务处的章。有学生反对这样的做法,理由是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如果想要和家长分享成绩,会主动分享,并不想复制初高中的模式。

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浙江大学成绩单(图片来源:网络)

本硕均就读于浙江大学的研一学生孔文进(化名)向中国之声记者证实,一些学院确实会在本科的每个学期或部分阶段将期末成绩单邮寄到学生家中,而他自己也还清晰地记得父母第一次收到成绩单时的情景。

孔文进表示:“大一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特别差,临近挂科线,其他科目的成绩还行,我的父母也没有给我太大的课程压力,就说让我好好学习,争取英语再提升一点。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对寄成绩单这件事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就是偶尔吃饭的时候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两句。我询问了一些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他们大一上学期刚结束,第一次遇到寄成绩单这件事,觉得还是会带来一些压力,这也是一方面的意义,让他们下个学期能够在课程上更加积极主动。”

相较于网络上同学们对这项工作的评价褒贬不一,学生家长似乎更支持和认可这种做法。浙大学生家长王琴坦言,孩子在外读书,当家长的很多时候还是不太放心。

王琴表示:“大学的成绩还涉及绩点换算、保研、奖学金等,如果询问孩子,还不一定告诉家长,有时候真是一头雾水。所以能收到学校寄来的成绩单,某种程度上可以打破学校和家庭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做好规划,或者在一起商量。”

网友对高校向家长寄送成绩单的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由这份成绩单引发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否每次都适度、合理?孔文进从自己在本科阶段的观察中给出了否定答案,在他看来,直白的成绩单之外,向家长反馈分数背后孩子的努力,才能真正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循环。

孔文进说:“之前我在学校论坛看到,有些同学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比较严格,看到成绩单上考了80分、90分,其实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但他们可能还跟在高中一样要求孩子,希望考到95分以上。如果父母对成绩不能理解,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辅导员在寄送成绩单之前解读一下成绩的构成,或许会让这件事更有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也有向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的“传统”,从最早的纸质版到近年来优化为借助网络实现电子化送达,邮寄的内容也不仅是一张布满了数字和字母的成绩单,而是每学期期末“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关心的各项内容尽在其中。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钊说:“我们将一些学校的信息动态,学生的假期安全提示,学生在校获奖学金、助学金的情况等内容集成在这封信里发给家长。发送之前,我们也跟学生进行沟通,学生都知道这件事。有时候我们还会通过学长、学姐告诉学弟、学妹,‘学校有这么一个环节’,让他们理解学校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家长有知情权,其次学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也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向家里进行反馈。”

武汉理工大学向学生家长电子送达“给家长的一封信”(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张钊进一步介绍,包含了成绩单在内的“给家长的一封信”,实际上也是对家校共育模式的有益探索。“绝大多数读大学的孩子家长,基本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家长群体在变化,家长对孩子的认知程度、关切程度也在发展变化。比如,现在家长和孩子都特别关心入党、保研、出国、就业发展、学业规划等信息,包括学校有哪些资源,我们都通过电子投送‘一封信’的形式提供。特别是这两年,学校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一些家长课程,帮助家长理解和认识孩子,目的还是家校协同、合力育人。”

收到信后,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家长还可以在系统里向辅导员发送反馈(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从2019年起,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辅导员吉成霖每学期都会给自己学生的家长特别“定制”这封信,在他看来,客观的成绩单之外,“给家长的一封信”也是给同学们的原生家庭寄去的一份“家书”。

吉成霖表示:“每个辅导员在撰写‘给家长的一封信’的过程中,会深度梳理学生所在阶段的成长发展情况,这也是对这一学期进行的整体总结。就像写文献综述一样,不仅是把成绩列出来,更多是要结合思想动态、学业状况和发展规划等,进行一定的生涯分析。针对特别需要让家长关心关注的学生,包括面临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网络成瘾、家庭经济问题等,辅导员还会单独进行个性化的‘一封信’撰写。”

促进家校共育,是否意味着学校与家长互动的边界被模糊,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立自主性被忽视?吉成霖在实践中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在以这封信为载体的有效沟通中,家长更能适应身份的转变,也更能对孩子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吉成霖介绍:“之前有很多同学给我印象比较深,他们其实不愿意去考研,而是想在职场中发光发彩、施展技能,但是家长很多时候不是特别理解孩子,从各方面施加了很多压力。所以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我们针对这一群体单独增加了相应内容,分析了孩子目前的性格特点和职业规划,把家长的一些‘一厢情愿’说清楚,明确告诉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引导孩子,帮助其进行适合的生涯规划。我们进行相应的工作后,得到了一些家长的反馈,比如,学生寒假回去之后,家长认真地跟孩子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能考研的命令少了,孩子内心就放轻松了,更能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家校共育是学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邮寄成绩单或同时发送“给家长的一封信”在内的方法,不失为一种促进家校联动的有益形式,也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督促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樊秀娣表示:“让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与孩子开展平等、友好的沟通、交流和教育。如果家长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很可能就是说教,或者武断地下结论。有些成绩家长自己也看不懂,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虚心听孩子的解释和说法,这样就便于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寻找对策、探讨未来,这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可以让家长很自然地参与对孩子未来的规划。这个年龄段是学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心理发展阶段,学生思想上要独立,但是在情绪情感、行为控制方面差一点,家长适当、合理参与是对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好的教育。当然,这种参与是由家长提建议,最终的选择还是要由学生自己定。同时我们也要告诉学生,要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承担后果。”(总台记者韩雪莹 张国亮 彭照 浙江台记者白植清)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