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千百年来,大运河穿越历史、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已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载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个省市。

中国之声国家文化公园特别策划《江山壮丽 我说大运河》,将邀请24位工作、生活与大运河息息相关的讲述者分享他们的运河故事。

大家都知道立交桥,但您见过水上的立交桥吗?坐落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的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就是一座呈十字形交叉的立交水建筑。为什么要在大运河上修筑这样的水利工程?倒虹吸技术有哪些巧妙之处?让我们跟随沧州市肖家楼水利设施管理站原站长、高级工程师寇金星,一起去运河岸边看看吧。

 

我是沧州市肖家楼水利设施管理站原站长、高级工程师寇金星。

在我工作的河北沧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有河不为奇,河下有河古来稀”,用来形容坐落在这里的穿运倒虹吸工程。作为大运河沧县段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自1960年建成至今,已经有60多年了。

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

1985年我参加工作时,入职第一课就是参观这座浩大的水利工程,听老专家讲当年修建时的故事。壮丽恢宏的工程景观深深地吸引着我,更让我感叹的是水利前辈们修建它的决心和毅力。2012年我调任至肖家楼水利设施管理站,从此近距离与它相伴,并一直守护着它。

工程两头高、中间低

得名“倒虹吸”

所谓“河下有河”,是指两条呈十字形交叉的河流。一条是南运河,由南向北;另一条是南排河,自西向东。当年为了分流上游洪水,人工修建了南排河。但南排河在流经沧县大白洋桥村的时候,被南运河挡住了去路,所以只能再从南运河底下建个涵洞,让南排河从南运河下方2.5米左右深处穿过,流入渤海。两条河像立交桥一样,各走各的路。因为工程外观两头高、中间低,就像倒置的虹吸管结构,所以得名“倒虹吸”。

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

肩挑背扛,人抬车推

建成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

现在倒虹吸水利工程并不少见,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修筑这样的“水立交”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因为那时候没什么大型机械,而且沧州本地不产砂石料,也不产水泥。怎么办?当时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就从附近村上调集了300多辆大马车,三匹马拉一辆马车,昼夜不停地从太行山运送砂石料和水泥过来,人称“三百辆大车进太行”。

南排河穿运倒虹吸施工现场

《沧州地区水利志》中收录了一首名为《十字水交叉听指挥》的诗歌,诗中写道:“南排河,穿东西,运河水,纵南北;古来只见过十字路,谁还见过十字水!人为河水来铺‘轨’。‘倒虹吸’显神威,劳动人民多智慧;虹中河水涌,一泻千里飞……”

就这样,5000多位劳动者,肩挑背扛,人抬车推,苦战近11个月,完成了这项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

为了根治海河流域的水患,在南排河和大运河相交处采用了倒虹吸的技术,群众积极报名

建成后的倒虹吸工程不仅壮观,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76年是个大旱年,仅在当年,经李二庄闸从南运河向南排河引水3.25亿立方米,再加上南排河上游地区的沥水,倒虹吸引蓄水量达4.2亿立方米,灌溉了70多万亩农田。

倒虹吸工程作为标志性建筑

被选为河北省地方粮票的背景图案

我现在依然珍藏着几张1975年河北省发行的3市斤地方粮票,它上面印制的图案就是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六十多年了,倒虹吸工程始终矗立在河道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5年河北省发行的3市斤地方粮票

近年来,我们还沿着南排河和运河河道打造了倒虹吸滨河公园,形成了辐射周边十里八乡、风格独特的运河文化旅游景点,让寻常百姓更亲近这座立交水建筑,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我和同事们每天也都做着工程的维修保护工作,认真巡查,保障运行,发挥它最大的防洪、除涝、引水、蓄水作用。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大运河上有很多著名水利工程,都体现着建设者们的工匠精神和水工智慧。古往今来,创新、坚定、踏实,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传承下来,影响着我们这些当代水利人,呵护好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保障流域安澜,护一方平安。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田林:

京杭大运河整体走向是南北方向,而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是西高东低,自然河流是自西向东流,这就势必与京杭大运河相交。为避免自然河流对大运河水道造成冲击,同时也为了控制大运河水面高程保持平稳,需要利用水利工程对大运河河道的流量进行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根治海河流域的水患,在南排河和大运河相交处采用了倒虹吸的技术,使水从大运河河道的下方穿过,避免河水冲刷大运河河道,使大运河河道的流量失控。采用立交形式,客观上还起到了对京杭大运河河道的保护作用。此外,通过现代水利倒虹吸技术在古运河的运用,增加了大运河的遗产类型。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价标准包括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原则。倒虹吸技术的运用,正是延续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樊新征 丁飞

记者丨李思默 李芳 吴思妤

编辑丨邹宁博 李岸

学术指导单位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编辑:李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