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11月15日,2025年北京朝阳区儿童友好活动在芳圆里ID MALL举办。活动以“朝童向未来 五宜育成长”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朝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表彰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参与。市民不仅可以实地打卡优秀的儿童友好空间案例,直观感受儿童友好环境的独特魅力,还能通过趣味数据可视化的方式,了解儿童观察团两年来的工作成果与发展轨迹。活动现场对优秀观察团和社区进行表彰。

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朝阳区儿童友好联盟的代表,现场发布一周年“成绩单”和2026年服务计划,提前为孩子和家长带来儿童友好福利的“预告”。“潮有趣”市集热闹非凡,中国木偶剧院、崇德堂博物馆、东区儿童医院及北京银行等儿童友好单位及商户纷纷入驻,为现场的儿童和家庭精心准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潮有趣”市集(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一年来,朝阳区在政策、空间、公共服务、困境儿童关爱和友好氛围营造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政策保障方面,朝阳区进一步细化工作台账,确保年度十件实事精准落地。“朝娃说”儿童观察团、朝阳小河长等特色品牌活动,为儿童搭建参与社会事务的平台,让孩子们的声音能够被听见、被重视。同时,“百家未来汇”地图的推出,集齐众多适合儿童游玩和学习的场所,为家长提供便捷的遛娃指南。

空间改造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安贞地区6.7万平方米的适儿化改造项目,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和特点,获得亲子家庭的广泛好评。望京小街通过“政府+企业+艺术家+公众”四方合作的模式,成功转型为具有国际范的儿童友好街区。双井二十二艺术街区突出“艺术+科技+儿童友好”特色,为孩子们提供富有创意和科技感的活动空间。此外,北小河等3个全龄友好公园的建成,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所。

公共服务领域的提升同样显著。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堂的开设,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第三医院儿童青少年门诊的开诊,以及5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家医疗机构提供的“白+黑”儿科诊疗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潮朝阳 潮体育”赛事的轮番上演,涵盖排球、足球、国际象棋等多个项目,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尽情释放活力。亮马河Citywalk生态研学之旅将阅读与自然相结合,为孩子们带来全新的学习和体验方式。

对于困境儿童的关爱,朝阳区始终不遗余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机制的建立,让困境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四多工作法”在全国爱心妈妈工作培训上进行经验分享,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模式。《“点亮希望 重启人生”困境青少年综合援助案例》入选市级优秀案例,充分体现朝阳区在困境儿童关爱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

在友好氛围营造方面,朝阳区通过“家校社”融合发力,共同守护儿童成长。“家庭成长月月行”活动的开展,为家庭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庭幸福。儿童友好灯光节、主题消费季、生活节等活动的举办,让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朝阳区将继续秉持儿童友好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解锁更多儿童友好的新玩法。通过持续优化“五宜”朝阳建设,为孩子们创造更加优质、多元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朝阳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快乐成长。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