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8月7日,北京市东城区举办“友好城区”2.0建设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东城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2.0建设行动计划》。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记者了解到,东城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2.0建设行动计划打造“三网两平台”服务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有温度的守护。通过打造“小哥微课堂”、推出“红色新游学”线路、推动站点与街道对接、压实行业党建责任和发挥群团组织优势,让新就业群体感受组织关怀、增强归属感。建成更多暖“新”驿站,构建5分钟服务圈,打造新就业群体“线下之家”。系统建设小区、楼宇等8类友好场景,完善标识指引、施划停车区、增设充电桩/换电柜、推动快递柜设置等友好设施。持续培育友好商户,建设暖“新”食堂,提供健康咨询、子女托管等多元友好服务。培育友好企业,常态化开展关爱慰问活动,探索设立“爱心基金”,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大病帮扶、急难救助等兜底保障。积极畅通多元化诉求渠道,打造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为新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创新建立寒暑假团圆房住房保障模式,打造新就业群体专属公寓,为新就业群体安居乐业建设温馨港湾。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东城区委副书记王达品表示,启动“友好城区”2.0建设,将进一步深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让“友好之城”在东城扎根更深、结出硕果。活动现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人员管理、服务场景、友好内容、融入治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为新就业群体搭建“线上之家”。同时,“暖新驿站”标识正式发布,遍布东城大街小巷的300余家“暖新驿站”拥有了更醒目的“温暖名片”。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