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今年,北京市朝阳区扎实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围绕奥林匹克公园站、九龙山站、青年路站、大望路站、安华桥、工人体育场站、朝阳公园站等7个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国展朝阳馆、垂杨柳医院、欢乐谷景区、东坝中学二分校、东坝万达商场等5个“学医景商”区域开展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通过因地制宜增供给、科学指引强规范、宣传引导促文明三大举措,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区域交通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盘活空间资源 停车供给大幅扩容
面对重点区域旺盛的非机动车停车需求,朝阳区深入挖潜空间,有效增加供给。双井街道积极利用垂杨柳医院北侧闲置地块,科学规划建设非机动车停车场,并同步完善充电桩、消防设施等配套,新增车位300余个,着力满足就医患者的停车需求。劲松街道盘活九龙山地铁站G口旁空闲土地,通过腾退围墙,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80余个,为前往合生汇商圈及地铁通勤的市民提供便捷的停车选择。
垂杨柳医院非机动车停车位(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科学规划指引 停车秩序显著提升
为提升停车规范性与通行效率,着力完善标识引导系统。奥林匹克中心管委会通过系统规划与精细管理,在奥林匹克公园站及周边科学布设非机动车停车区28处,较治理前新增19处。区域总停车容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由2700余辆跃升至1.3万余辆,增幅接近400%。同时,配套增设18块清晰醒目的车辆引导指示牌,有效指引市民规范停放,显著改善区域环境秩序,提升出行体验。
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加强宣传引导 长效巩固治理成果
在“增供给”与“强规范”的基础上,朝阳区着力加强人员引导和宣传教育,促进有序停放习惯养成。安排文明引导员、协管员等在重点治理区域高峰时段值守,主动引导市民规范停车、有序摆放,及时纠正乱停乱放行为,并同步开展多维度宣传,指导街乡开展“进村、进社区、进小区、进楼宇”的宣传活动,依托居民微信群广而告之,实施高效覆盖,在重点点位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展板,全面普及规范停车要求,全面营造“安全有序、规范出行”的良好氛围。
文明骑行宣传活动倡议墙(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接下来,朝阳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持续优化交通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