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6月30日下午,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做文明有礼通州人——‘副中心因我而美’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暨首批‘副中心好市民’命名活动”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活动回顾了“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培育工作情况,发布了“通州榜样”版城市文明宣传片《副中心因我而美》,命名了一批“副中心好市民”,提出了一份《文明有礼“通十条”倡议书》,创编了一首《副中心文明三字经》。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活动在黄城根小学学生朗朗诵读《副中心文明三字经》中拉开帷幕。现场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副中心有我”文明风尚培育工作成效,并首次发布“通州榜样”版城市文明宣传片《副中心因我而美》,通过“通州榜样”亲身示范十大文明行动,共同解读城市文明密码。活动现场命名了首批930名“副中心好市民”,市区领导为好市民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副中心好市民”代表积极响应“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十大文明行动,现场宣读《文明有礼“通十条”倡议》,向全体市民发出加入“文明同行者”队伍的邀约。
为好市民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为好市民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演播艺术家瞿弦和,著名译制片导演、朗诵艺术家张筠英深情朗诵诗歌《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歌颂副中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社会文明风尚。副中心年轻人带来说唱歌曲《副中心文明Style》,用最潮的方式,解锁副中心文明“新姿态”。活动在《与文明同行》歌声中落下帷幕。
“今天获得‘副中心好市民’这份荣誉,让我特别受鼓舞,浑身充满了干劲儿。”“副中心好市民”李玉昆说,将继续带领贤妈智囊团扎根社区,多开展妈妈们便于参与、孩子们也喜欢参加的公益活动,多组织大家参加环境美化、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社区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有活力。
市民刘女士表示,“看到930位‘好市民’受到表彰,特别受触动。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成为副中心文明的代言人。今后,我要向这些‘副中心好市民’学习,从小事做起,践行文明有礼‘通十条’,用我的实际行动,为家园建设添一份力,争做‘副中心好市民’。”
宣读《文明有礼“通十条”倡议书》(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据了解,为落实北京市委“大力挖掘宣传好人好事,营造崇德向善良好风尚”要求,进一步丰富“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去年,通州区启动“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培育三年行动,构建起好人好事发现、宣传、示范、激励“全链条”培育体系。区级持续放大“通州榜样”品牌效应,深挖“副中心警察”“交通榜样”等行业先锋;各街道乡镇广泛开展“副中心好市民”推选活动,形成“一‘潞’向上 源于有你”“‘宋’你一朵小红花”等特色品牌22个,建立“社区(村)周举荐、街镇季度推、区级半年命名”工作机制。网格员、楼门长走家串户搜集凡人善举线索1450条,推选“副中心好市民”930人,各街道乡镇向先进典型所在单位和子女所在学校寄送表扬信635封,形成“表扬一个人、带动一家人、影响一群人”的涟漪效应。
通州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西雪莲表示,“副中心好市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通州市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在社会文明风尚培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市民身上的闪光点,大张旗鼓地表扬先进、礼遇榜样,培育“人人争先向善、处处自觉守礼”的社会文明风尚。我们也以此为契机,发布《文明有礼“通十条”倡议》,让其成为市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准则。下一步,通州区将持续创新载体、搭建平台,鼓励和带动市民提升文明素养,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通州大地,推动“通州好人”向“通州人好”转变,努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
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卫华,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通州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尚祖国出席活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