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北京近日进入杨柳飞絮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杨柳飞絮湿化阻燃工作,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简称“朝阳区城管委”)积极部署,按照“应湿尽湿、应扫尽扫”要求,联合各环卫作业单位,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多措并举开展集中治理。
作业现场(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朝阳区城管委及时向各环卫作业单位下发《关于做好杨柳飞絮期间道路清扫保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作业单位加大道路湿化和清扫保洁力度,落实“定段定时定人”制度,坚持“应湿尽湿、应扫尽扫”原则,进一步减少杨柳飞絮带来的影响。
作业现场(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朝阳区环卫中心认真梳理辖区杨柳飞絮发生的重点区域、路段,调整作业模式,在采取先机械后人工的基础上,实施“三盯四防”措施,做到湿化作业防隐患、洒水打湿防飘散、湿中打堆防零落、及时清运防二次干化,及时消除卫生死角和火灾隐患,做到“应湿尽湿、应扫尽扫、扫完即运”,避免“风起絮飞”现象发生。
朝阳区城管委与园林、水务部门强化“手拉手”机制,调配雾炮车、高压水炮车等各类环卫车辆开展喷雾、喷水作业,及时配合做好灌木丛、河堤、湖坝及口袋公园的杨柳飞絮湿化、清扫和收运工作。各属地办事处对街巷胡同、居住小区等杨柳飞絮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湿化作业,做到“见到就扫、扫完即运”。
各环卫作业单位按照“小循环、高频次”巡回检查模式,加强对责任区内环境卫生和湿化工作检查,将湿化阻燃和清除卫生死角工作纳入日常检查内容,及时通知作业人员对积存杨柳飞絮进行湿化和清理。同时做好本单位办公区、作业场站和车辆充电设施周边的卫生清理和湿化检查工作。自4月1日以来,各环卫作业单位每日出动作业人员6300余人次、作业车辆950余车次。
接下来,朝阳区城管委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杨柳飞絮治理措施,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