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 庞婷)11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常见重大慢病防控及其危急重症转化救治的创新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启动及推进会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行。门头沟区副区长冯涛,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项目首席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吉训明,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以及来自全国的170余位代表参会。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常见重大慢病导致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超85%,疾病负担沉重,亟需通过科技创新破解老年慢病防控与救治难题。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门头沟区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中,与会嘉宾共同启动项目,同步上线的老年常见重大慢病防控救治一体化数智平台首次亮相,该平台将实现“防—筛—诊—治—管—康”全链条闭环管理,涵盖风险预测、智能监测预警、重症转化评估等功能模块。随后,为指导专家发放聘书,,为首批示范单位授牌。

吴英锋介绍,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优势单位,计划在东、中、西部(含高原)20多个省市区推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慢病防控新路径。冯涛表示,门头沟区将全力支持项目落地,以政府主导推动区域模式创新,为全国老年慢病防控提供可复制经验。吴静表示,项目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价值和实践意义,慢病中心将充分发挥其在全国慢病监测、流行病学研究、防控策略与标准制定等方面优势,做好技术支撑,争取项目成果为国家提供宝贵的实践样本。吉训明表示,项目核心在于一体化智能化服务创新,通过数智化手段前移防控关口、精准服务患者,既是科研项目,更是民生工程,有望重塑老年慢病防控救治体系。

项目汇报环节,围绕项目推广应用方案、行政区域建设模式、社区落地路径、实施方案等内容展开分享,为项目落地提供多元思路。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围绕建设思路深入交流,凝聚协同创新共识。

该项目的实施将构建“防—筛—诊—治—管—康”全链条科技支撑体系,提升老年健康服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健全老年个体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机制,缩小区域健康差距,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会后,参会代表参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及永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考察基层老年健康服务场景,为项目后续推广积累实践经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启动为我国老年慢病防控全链条数智化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将通过协同创新,推动成果惠及更多老年人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慢病挑战贡献力量。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