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9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近期,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国际期刊《Geohazards & Remediation》即将创刊。该期刊主编团队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黄雨领衔,联合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教授Nicola Casagli、日本岐阜大学教授Atsushi Yashima等国际权威专家组成,编委会涵盖英国、美国、德国、印度、瑞士、奥地利等1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通过汇聚全球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共同促进世界地质灾害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重大地质灾害事件多发频发,暴雨、台风、地震等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易发高发。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每年约2020亿美元,间接损失高达2.3万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28.4万余处,12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笼罩在地质灾害的阴影之下。国家“十五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强化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防灾形势,创办地质灾害防治期刊成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

面向全球及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需求,该期刊将以“智能、绿色、韧性”为核心理念,以解决实际地质灾害问题为导向,推动从“被动救灾”向“主动防控”转型,将地质灾害理论与实际防灾技术紧密结合,重点突破地质灾害的机理、防治措施、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灾后恢复等方面关键技术、先进装备研发,尤其强化极端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预报预警科技攻关,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系统全面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为引领地质灾害科技创新并推动全球地质灾害研究进步与发展,期刊注重国际化、多领域合作,联合Springer出版社,提供交流地质灾害防治高质量理论成果、技术方法和工程经验的平台。期刊将在2026年2月于香港理工大学召开首次国际编委会会议,邀请全球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专家参加,共话地质灾害防治的未来与发展。

《Geohazards&Remediation》期刊由高教社主办、同济大学牵头,以国际专家为骨干组成期刊团队,彰显期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减少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的概率,全面提高防范应对各类地质灾害的能力水平,提升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此外,期刊“以地质灾害机理为本,以地质灾害防治为长”,不仅致力于地质灾害机理的突破,更注重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攻关。期刊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研究理论与重大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多学科交叉、国际化协作的方法与平台,为全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