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历经150余天全力建设,11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南里路主体工程完工,崭新的道路正式亮相。改造完成后的道路通行空间较此前提升40%至80%;机非分行的设计让交通冲突点减少90%以上,配套实施绿化工程,林荫覆盖的出行环境让居民脚下更稳、心中更暖。

改造后的甘露园南里路(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以前这条路又窄又挤,最窄的地方5米多,汽车、电动车、行人混在一起走,错车都得小心翼翼,下雨天还容易积水。”家住朝阳区甘露园小区的居民王女士,道出了周边群众对甘露园南里路的过往印象。作为串联甘露园小区、丽景馨居、甘露晴苑、十里堡小区等多个居住区及商业区,连接朝阳路和建国路的重要南北向通道,这条道路曾因狭窄拥堵、机非混行、安全隐患突出,成为群众诉求集中的民生痛点。
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朝阳区城管委积极响应政协委员提议和居民诉求,将甘露园南里路改造纳入朝阳区疏堵工程计划,全力推进道路建设。项目于今年6月中旬全面进场施工,以“精细化建设、人性化服务”为核心,科学破解建设难题,确保三大核心交通改善措施精准落地。
道路空间优化上,充分考虑道路周边小区密集、紧邻铁路的现状,摒弃“一刀切”的改造模式,采取分段精细化策略释放通行潜力。针对不同路段的拥堵痛点,朝阳路至铁路桥洞段重点拓宽(14.9至20.9米),通过增加机动车道、分离机非空间,解决核心路段的通行压力;铁路桥洞至康家园小区段聚焦“瓶颈”问题,局部拓宽(12米),消除拥堵节点;力源里北街至铁路桥洞段则侧重基础提升,铣刨加铺路面、翻修人行道,让慢行空间更安全舒适,全方位满足不同路段的通行需求。
设施升级方面,不仅聚焦“路宽了没有”,更关注“走得好不好”。除了关键的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还同步实施绿化、照明工程,让道路不仅畅通,更兼具生态与美观;后续还将安装违停治理设备,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实现“通行安全、环境宜居、管理有序”的目标。同时,考虑到施工期间及改造后的安全保障,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建设路侧挡墙与围栏,尤其在跨铁路节点、小区出入口等关键位置强化防护,为居民出行筑牢安全屏障。
工程推进过程中,施工贯穿“以人为本”理念。提前建立“部门—属地—社区”三级联动机制,主动对接周边社区,每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实时告知施工进度与下一步安排,让居民全程了解改造动态;针对管线迁改、道路开挖等施工难点,及时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解决,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施工期间还特意预留临时通行通道,避免因建设阻断居民日常出行,真正实现“施工不扰行、出行不受阻”的双赢。
此次甘露园南里路改造,不仅是朝阳区落实“民呼我为”的生动实践,更是城市更新背景下道路建设工程精细化发展的典型缩影——既尊重道路周边用地现状与铁路安全要求,又精准匹配居民出行需求,让“窄路”变“宽道”,让“堵点”变“通途”。后续,朝阳区还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交通问题,以更细致的规划、更扎实的行动,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网络,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连接民生与幸福的纽带。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