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6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街道了解到,该街道将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作为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要任务,围绕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持续发力,通过机制创新、精准服务和资源整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构建为企服务新格局

面对辖区38座商务楼宇、700余家企业多元复杂的服务需求,大屯街道创新构建“3+3”团队工作模式,提升服务效能。

精准对接,打通服务“最初一米”。大屯街道将服务力量下沉,在每个片区楼宇组建走访对接、电话沟通、信息统计三支队伍。发放《致楼宇企业的一封信》,方便企业党员员工在楼宇里“找到组织”。走访组携带精心准备的“服务包”(内含党群服务阵地资源地图、便民服务联络卡、工会入会建会等服务宣传页)主动上门,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电话组及时跟进回访,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统计组则负责信息的动态更新,形成服务闭环,做到走访纪实、电话落实、数据填实。

专业支撑,解决发展“核心问题”。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党组织建设、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对接等需求,大屯街道组建三个专业小组,安排专人及时解答咨询问题,确保党组织建起来、作用强起来。

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楼一策”聚焦重点楼宇。大屯街道以中关村科技服务大厦等为重点,充分发挥楼宇党支部、产业网格员联络企业的“前沿探头”作用,提前摸排企业需求。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提供“入楼”定制服务,开展专场政策解读会、一对一税务法律咨询等,提升楼宇企业服务覆盖率与满意度。

“一企一策”助力龙头引领。对于行业影响力较大的重点企业,大屯街道实行“一企一策”,街道领导班子带头践行“服务管家”制度,主动上门走访,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通过精准匹配“凤鸣计划”等专属政策包,在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方面提供助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数字赋能”实现服务“零距离”。通过建立“数据筛查—结对沟通—绿色转接”流程,大屯街道推动党建工作与数字治理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水平。定期开展“党建+服务”进楼宇活动,进驻商务楼宇大厅,现场解答咨询,向企业和员工传递组织温暖。

激活楼宇发展新动能

搭建“党建+”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商会联席会等党建平台,大屯街道定期举办政企座谈会、行业沙龙、企业家联谊等活动。9月23日,策划“党建聚力·医路同行”医疗行业沙龙,为同行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舞台,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对接,激发行业的整体活力。

推动“服务”与“反哺”良性循环。在大屯街道的引导和支持下,企业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反哺社会。爱尔眼科医院、律理律师事务所等党支部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健康科普进社区、法律咨询公益行等活动,彰显“两新”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关怀员工,打造宜业宜居“活力空间”。大屯街道携手驻区单位在部分楼宇打造党群服务阵地,增设共享空间。同时依托社区青年汇资源,开展思想交流、健康义诊、传统节日等创意活动,为员工舒缓压力,助力自我提升,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