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在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建立百年之际,昌平区委党史办以“红色昌平,百年风华”为主题,系统梳理区域红色资源,编纂推出《昌平百年文丛》系列丛书。目前,《昌平红色年轮(1921—2012)》《昌平红韵——从烽火到新生的100个故事》《初心之地——昌平红色地标巡礼》作为丛书首批成果,已正式印制完成。全书稿共计约45万字,配图650余张,旨在系统呈现昌平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为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提供扎实本土教材,向昌平党组织百年华诞献礼。

《昌平百年文丛》(央广网发 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昌平素有“京师之枕”美誉,也是一片承载红色记忆的热土。在北京革命和建设史册上,昌平是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北京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实践地,是平郊民众抗日第一枪的打响地,是平西、平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昌宛县政权、桃林堡垒村、十三陵水库等红色遗址和建设丰碑的所在地,是京华百年红色历史长卷的局部缩影。

为系统梳理昌平百年红脉,丛书清晰记述了自20世纪20年代初起,昌平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开启政治初醒,点燃红色星火,于1925年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并历经革命建设取得成就的百年历程。通过客观记述史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深入了解昌平红色历史,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守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在内容设计上,三部图书各有侧重、相互衔接。《昌平红色年轮(1921—2012)》以编年结合纪事的方式,梳理重要事件与发展脉络;《昌平红韵》通过100个典型故事展现革命与奋斗历程;《初心之地》聚焦红色遗址,为实地寻访提供参考。编纂过程中,编辑人员广泛搜集史料,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多轮核实、评审与审读,力求内容真实准确、叙述严谨清晰。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