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12日至13日,2025生物制造全链条标准化研讨会暨生物智造标准化国际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举办。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科技及标准化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和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制造全链条国际标准建设,谋划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制造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之一,预计至2050年,生物制造将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本次大会是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首次系统性面向全链条生物制造国际标准开展联合研讨。

会议期间,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比利时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以及ISO/TC215SC1(基因组信息学)、ISO/TC276(生物技术)、ISO/TC34(食品技术)等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负责人同台交流,就“基因设计—生物制造过程—产品安全”全链条数据不互通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大会提出三大目标:一是构建覆盖基因设计、工艺过程和产品追溯的全链条国际标准新体系;二是搭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平台,推动标准在产业应用中落地;三是孵化启动3至5项中国主导的高优先级国际标准提案,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通过此次会议,中外各方达成共识,将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合作、互联互通,实现“数据驱动的研发”在生物制造全产业链条中的“串联”和全方位的支撑,加快新医药分子、新食品原料、化学品和新材料等方向的重大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昌平区打造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先行先试示范区,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全球生物制造产业走向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除主论坛外,大会还举办分论坛和企业论坛,聚焦过程控制、技术及产品标准和企业实践等议题,并组织与会代表实地考察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该产业集聚区是北京市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阵地。集聚区的创新孵化区位于未来科学城东区“能源谷”核心区域,由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