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4月28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黄若刚介绍,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市可以提供体重管理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达119家,占总数的44.91%;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达76家,占总数的21%。今年,还将有3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9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设体重管理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对健康体重管理服务的需求。

北京市积极推进“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大力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公众更好地管理体重、健康生活。黄若刚介绍,北京市组建由100余名专家组成的北京市体重管理健康科普专家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为广大市民普及健康体重科普知识,帮助市民朋友掌握体重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应对“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过劳肥”等体重问题。4月起,市卫生健康委已启动营养专家入社区工作,开展以“健康体重防慢病,营养知识进社区”为主题的科普讲座,普及“减油、减盐、减糖”知识技能,今年预计开展100场,持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自觉进行体重管理。

“推广中医药传统特色诊疗,助力科学减重。”黄若刚介绍,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北京中医医院成立全市首个中西医结合诊疗肥胖平台,设置“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发布《肥胖症中西医协同防治方案》,整合针灸/康复/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外科、心身医学科、健康管理等国家级重点专科资源,为超重和肥胖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体重管理解决方案。北京市启动社区中医症状门诊建设,建成13个社区中医症状(肥胖)门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累计培养100名基层“中医非药物疗法体重干预与管理”临床专业骨干。针对超重人群制定并发布治未病服务方案,包含穿衣指导、药膳调理、起居调理、运动导引、情绪调摄等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推拿、按摩、拔罐等常用养生技术,为公众提供专业的生活方式指导和中医养生保健方案。今年,北京市将继续培养100名基层中医非药物疗法体重干预与管理临床专业骨干,滚动建设社区中医症状(肥胖)门诊。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