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记者 庞婷)11月8日,京(兴)津(滨)冀(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交流汇在大兴区瀛海镇举办。交流汇以“从‘红色物业’到‘红色治理’”为主题,设有“同心共治 瀛启新篇”和“红引擎 治有方”“红管家 心服务”“一主两分”共三个篇章。来自北京大兴、天津滨海、河北雄安三地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社区书记、物业企业及居民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主旨发言、圆桌讨论和项目发布等多种形式,共同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也是《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颁布施行5周年,大兴区以此为契机,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交流汇活动,旨在搭建一个高层次、宽视野、深层次的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三地在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活动中,天津市滨海新区寨上街道工委副书记赵辉分享了以党建为引领的“三链融合”治理模式。该街道通过构建“微网实格”组织体系,推动党员下沉网格、服务精准入户,打造“一社区一品牌”,并创新网络直播闭环处理机制,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延伸“服务链”,建设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商铺联盟”、科普基地和特扶品牌,实现服务“近在身边”。畅通“稳定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多元调解平台,推动民事民议,夯实平安稳定基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河北省雄安新区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涛介绍雄安新区构建的“新区—片区—社区”三级治理体系,推行“1+3+N”工作机制与“五单工作法”,有效打通治理“最后一米”。通过“多位一体”协同治理,建强社工队伍,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党建联建惠民项目落地。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助力回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聚焦“全龄友好”,完善“15分钟生活圈”,推进社区食堂、儿童友好场景等公共服务建设,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未来之城”。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大兴区瀛海镇镇长靳冠英系统总结了瀛海镇从“红色物业”到“红色治理”的跃升路径。瀛海镇以“红色物业”为起点,逐步构建起“红色治理”体系。通过组织筑基,建立“一正五副、五位一体”治理架构,推动社区、物业、民警等多方力量融合;通过平台赋能,打造智慧治理平台、协商议事平台和监督评议平台,实现群众诉求高效响应、民生实事闭环处理。

大兴区瀛海镇党委书记李小凯告诉记者,五年来,瀛海镇严格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构建起党建引领的物业管理体系。党组织作为协调核心,推动物业、居委会等各方“向前一步”,将物业经理、社区民警、业委会负责人纳入治理班子,变“管理对象”为“治理合伙人”,实现从“你们的事”到“我们的事”的角色转变。

“在这套体系的有效驱动下,我们攻克物业费收取难题。全镇物业费收缴率持续向好,回迁社区连续4年实现100%缴纳,商品房社区则稳定在90%以上。这组厚重的数据,正是瀛海社区居民用真金白银为‘红色治理’投下的信任票。”李小凯说。

活动上,瀛海镇社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物业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社区头雁”培养计划、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训练营、商品房社区物业“红色治理”考核奖励基金、“红色物业管家”训练营六大项目发布。这些项目系统布局,为瀛海镇“红色治理”的持续深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