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开展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一年来,已有38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累计选课学生近12万人。10月30日,北京市教委介绍,在持续更新通识课的基础上,各高校将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启动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

自2024年秋季启动AI(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以来,北京市已有38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其中22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实现全面开课,为“AI+”人才培养奠定素养基础。

北京市教委介绍,全市已初步构建起开放共享的AI教学生态——通过成立AI通识课虚拟教研室,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下一步,市教委将在持续深化通识课建设、完善课程标准、加强师资培养的基础上,启动“北京高校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引导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特定领域,开设由6至8门核心课程组成的紧凑型微专业,为学生提供体系化、强实践的专项学习路径。此举旨在打通从通识素养到专业能力的桥梁,培养更多具备AI交叉创新能力的紧缺人才,为首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记者 李祺瑶)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