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 庞婷)7月2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之一的数字友好城市建设全球对话上,《全球数字友好倡议》(草案)(简称“《倡议》”)发布。

该倡议响应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推动全球构建“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数字生态系统,号召城市、企业与公众共建数字友好共同体。

《倡议》围绕数字治理、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安全保障等十大维度,提出构建包容性数字发展范式,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地。

其中提到,共建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尊重各国数字发展需求和数字发展道路选择,提升全球数字治理全面性和多样性,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响应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国数字文明发展,关注发展中国家数字发展难题,坚持对话协商、交流互鉴,倡导安危与共,凝聚全球共识,构建美好数字世界。

《倡议》提出,遵循以人为本的数字发展宗旨。倡议建立“技术向善、人本回归”的数字服务生态。从根本上尊重城市中的居住者、工作者、创业者,关注老人、弱势群体、女性和儿童,缩减数字鸿沟,推动数字发展可感、可知、可及。完善数字服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网络,倡导包容性设计,实现全民共享数字化福祉。

《倡议》提出,推动技术多元与包容性创新。支持多元技术路线协同演进,强化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联合突破,降低或消除产学研合作壁垒;推动全球开源技术共享,鼓励跨领域协作开发,制定开放标准与互操作性框架;鼓励中小企业及个人创新,建设技术创新沙盒,建设开放、包容、共享的技术创新生态。

《倡议》提出,践行数字友好的城市发展理念。遵循友好共赢的数智化发展理念,支持城市互助发展,推动城市场景开放、经济互动、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数字友好城市建设。倡导数字先进城市带动传统城市,发展新型国际城市间数字合作范式,鼓励数字创新创业,支持跨境合作便利化。

在深化数字绿色转型与能源变革方面,《倡议》提出,共同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建设绿色未来。以数智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间绿色技术协同。发展低碳数据中心与节能算法,优化数据中心能效、推广绿色算力,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推广可再生能源驱动数字化,发展循环经济。

在构建数字友好城市韧性基座上,《倡议》提出,发展数字友好城市社区、园区和乡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单元、数字网络等全域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数字化水平,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疾病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全球联动的防灾救灾网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倡议》提到,构筑数字经济安全发展保障。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数字空间,注重数字时代人的安全、通信安全、技术安全。制定全球数字安全标准,采用技术防护、风险管控等多维度手段,强化跨境协作防御网络攻击,共同防范数字资产与数据伦理风险。建立可信数字认证体系,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守住安全的底线和边界。

《倡议》提出,鼓励文化多元与平等表达。促进数字环境中主体多元、媒体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保护历史文化传统、鼓励创新性文化和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与内容创新,支持多语言内容创作,确保不同文化和群体平等发声,支持发展中国家多元表达;推动城市数字文明建设,推动文明交流与文化开放。

在推动全球城市开放与协作方面,《倡议》提到,营造全球开放协作、互利共赢的合作氛围,共同以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友好发展。推动全球城市场景开放、技术开源、成果共享。推广数字友好全球创新中心,建设知识普惠与可持续数字创新生态。

《倡议》还提出,共建数字友好城市合作契约。倡议达成友好合作契约,推动数字规则重塑与技术普惠,确保技术发展尊重人类尊严,促进社会各阶层共享数字化成果,支持发展中国家参与数字红利分配,推动实现全球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