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 庞婷)近日,北京市发布96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69项,修订27项。其中,《大型活动医疗保障通用要求》为全国首个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地方标准,《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 市场监管领域》,是全国首个针对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的地方标准。

在服务大型活动保障方面,北京市制定《大型活动医疗保障通用要求》,这是全国首个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地方标准,对承担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工作医院的基本要求、活动现场医疗保障、院内医疗保障、持续改进等内容进行规范,如承担医疗保障工作的人员、活动现场医疗风险、活动现场医疗保障运行、转运至医院内的医疗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明确主办(承办)单位、食品供应企业以及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分工。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管理中,明确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并强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要求。

在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方面,北京市修订《住宅物业服务标准》,详细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标准,涵盖综合服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房屋及设施设备管理、环境管理、绿化管理、秩序维护管理、风险管控及突发事件、服务创新与信息技术等方面。同时,该标准创新设置刚性指标不分级、柔性指标分三级的方式,业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实现服务差异化和个性化。

北京市制定的《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 市场监管领域》,是全国首个针对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的基本要求、调解范围、服务流程与要求、司法衔接服务等内容,在确认调解方式、申请回避、制作调解协议书、终止调解、调解记录等调解服务流程方面进一步细化要求。其中在“服务流程与要求”部分,明确“涉及不同行业领域、涉群体性等复杂消费纠纷的,调解时宜与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等进行会商”,进一步促进部门协同配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司法衔接服务”部分,借鉴房山区消费领域纠纷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增加现场调解环节中的司法确认内容。

在支撑韧性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市制定《社区韧性压力测试技术导则 城镇内涝》,首次将“韧性压力测试”理念引入社区内涝防治,通过给出城镇内涝场景下韧性压力测试“资料收集—场景设计—模型构建—韧性计算—报告编写”全流程技术框架,为城镇内涝社区韧性压力测试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导;制定《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中小学校》,明确进行“平急转换”的中小学校,在不影响日常教学功能的前提下,按照适宜的级别类型,优先改造成室内型避难场所。

在助力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市制定《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及服务接口规范》,规定了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的基本要求、数据交换及服务主体和模式、数据交换要求。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服务共享标准空白,助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标准体系,实现不同图商、车企、用户间数据高效共享。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