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13日,在一阵强对流天气中,北京多地落下了冰雹。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娜表示,一般在5月、6月,北京地区容易出现冰雹天气,是冰雹的高发期。因为这时处于季节交替阶段,下垫面逐渐回暖,高空受冷空气影响,就很容易出现冰雹天气。

何娜进一步解释,这几天京城气温比较高,尤其今天白天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2.3℃,是今年以来出现的最高气温,白天甚至有点闷热的感觉。在这样的气温下,有助于能量累积,一旦有比较好的触发条件,就会容易产生较强的对流天气。“今天的能量和水汽条件都很好,傍晚前后西部和北部已经有对流天气发生,率先触发了强对流天气。”何娜说。

记者了解到,今天第一波强对流天气出现在傍晚前后的西部和北部;第二波19时前后在昌平一带,触发了新的对流天气,且对流云团在东移过程中逐渐增强,城区也观测到了比较强的冰雹天气,冰雹的直径大小在1至4厘米之间。21时至21时30分,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房山东风站,为34.3毫米。丰台、朝阳、房山等地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3至5厘米(房山)。

何娜表示,大约到23时前后,对流天气回波会移出北京,但今天后半夜全市还有稳定性降水,预计整体雨量在1至3毫米。

气象部门预计,降雨将于明天清晨前后结束,预计不会影响早高峰出行。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