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 庞婷)4月27日,“2025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调查百年纪念系列活动”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启动。本次活动以“百年民俗调查史·金顶妙峰耀古今”为主题,聚焦妙峰山庙会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学术研讨、非遗展演、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活动将持续至5月12日。

妙峰山中国现代民俗学研学基地成立

妙峰山庙会始于明代,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庙会的传统风貌。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近百档民间花会齐聚妙峰山朝顶进香,蕴含着京津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被誉为“华北民俗文化的活化石”。1925年,著名学者顾颉刚率队考察妙峰山庙会,开创了中国现代民俗学有组织的田野调查先河,妙峰山因此被誉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发祥地”。值此顾颉刚考察妙峰山100周年之际,门头沟区以“百年民俗”为主线,推出系列纪念活动。

启动仪式上,多项重磅学术成果集中发布。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作《顾颉刚与妙峰山》主旨报告,系统梳理妙峰山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法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范华携纪录片《妙峰山庙会——400年的历史》亮相,该片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以国际视角呈现庙会的文化内核。同时,《中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百年纪念文集》发布,收录钟敬文、顾颉刚等学者的经典研究,为学界提供权威文献参考。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联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发起“妙峰山倡议”与“缘源计划”,宣布成立妙峰山中国现代民俗学研学基地。这一国家级实践平台将整合学术研究、文化体验与人才培养功能,推动民俗学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第三十二届妙峰山传统民俗庙会将举办

系列活动以“百年民俗调查史?金顶妙峰耀古今”为主题,聚焦学术深耕,注重文化与产业融合。4月28日至5月12日期间,将陆续举办“第三十二届妙峰山传统民俗庙会”“2025京西山水第三届妙峰山文化沙龙”“古茶棚沉浸式体验活动”“‘京西福地?寻迹百年’重走古香道”“月季洲展演”等多项活动,打造“步步有故事、处处可体验”的文旅新场景。

其中,4月30日的文化沙龙将以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多元主体的思想碰撞为核心,以轻松、幽默的漫谈形式,深入梳理妙峰山庙会中的“三香文化”(香道、香会、香客)等民俗基因。5月7日的“京西福地?寻迹百年”徒步活动将重走顾颉刚调查路线,邀请民俗等专业的教授、学生、留学生现场参与,让香道从“历史典籍”走向“世界视野”,成为中国北方民俗的活态样本,提升“京西福地”品牌的国际能见度。“古茶棚沉浸式体验与打卡活动”将贯穿全程,设置谷山村茶棚、陈家庄茶棚、梨小白茶棚等7处茶棚,还原古代香客朝顶进香的途中休憩场景。在各茶棚打卡盖章,集满任意5个即可至妙峰山景区兑换“福牌”。

近年来,门头沟区积极融入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局,始终把推动妙峰山庙会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让民俗文化在保护传承利用中不断活化,焕发新的光彩。此次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调查百年纪念系列活动的举办,是不断将文旅融合引向深入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文化兴区”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

门头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秉持‘文化兴区’战略,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区域各类丰富文化资源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着力构建‘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的特色文化城市意象。以文旅产业为引领,进一步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三地品牌’”。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